宿县实战只有一个师防卫。华野调动去支援,是因为需求不足不肯多给么?是一时走不开啊。快速解决7兵团并不顺利,引诱放邱李进来再寻歼,也没得到机会,那时候很纠结的。决心南下协助中野,确实在全歼7兵团前,但是,那是判明已无可能寻歼邱李至少一部,且7兵团被连日围攻,碾庄外围已被尽扫核芯阵地已破,困兽之斗,已无大碍之后。
具体过程是,粟18日21时提议: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再派出三个纵队南下。总部则建议华野第一纵队立即南下,配合中野第三、第四纵队引诱李兵团至大店集地区而歼灭,之后续歼刘兵团,打开南线局面。粟复电同意提前分兵南下。然而,总部随后又认可粟18日21时电,即消灭黄兵团前暂不分兵南下。
而同时,前委三人却早已强调中野主力无法独自面对三兵团,12兵团兵锋很盛,李延年刘汝明耍滑头不给机会,不得已,于19日晚决定中野调六个纵队转头围攻12兵团,这时候,华野根本无提前分兵支援协助的计划呢。
前委三人甚至也未强求华野马上支援,其建议为“如华野能于哿(20日)夜以前解决黄百韬,战局即可过关。届时如果已将邱、李包围,自应继续歼击”,然而“歼黄百韬使用了华野六个较能攻坚的纵队,历时已十二昼夜尚未解决战斗。如再以其余部队……歼击较黄为强的邱、李,诚非易事……且可能陷入被动。”建议待歼灭黄兵团后,对邱、李兵团实施监视,主力转入休整。“
华野行动也需要时间,最重要,7兵团覆灭前后,主要支援方向抉择还有反复,过程先不说,结果是23日22时前委三人才推翻之前华野主要目标为李延年部指示,命令华野至少派出四个纵队围攻黄维兵团,粟即回电同意,不待总部意见,即部署实施。除已赶赴战场的11纵外,派遣6纵,7纵,苏11纵向宿县急进,这样,加强四个纵队给中野才最后完成。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打宿县的时候陈胖支援了六门榴弹炮,如果是围歼孙兵团陈会调动更多炮兵的。围歼黄兵团只是小淮海,拿下宿县才成为大淮海的。
--
修改:bocaj FROM 114.244.128.*
FROM 114.24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