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是在蚌埠组建的,需要时间,仓促之间战力很平庸,刘汝明也是滑头,李指挥不了。12兵团反而战力较强,中野开始打算是歼灭李延年,阻击黄维,谁知道黄维进展较快,李刘都是装样子,根本不上钩。
关键还是宿县失守太容易,全局被动。若16兵团外加一个师,依托宿县城防,也不好啃,歼敌于野战是最佳,一旦攻坚不利,等于主力被拖住了,12兵团,6,8都要分兵阻击,打成消耗战了。当然,这样徐州有被华野主力一举拿下的风险,可是实战,围攻7兵团也并不顺利,开始的计划还是理想了,邱李也没敢真救,华野打援兵团围歼邱李的计划甚至从未有机会,大概率要是歼敌还得攻坚徐州,这更困难,起码不比陈官庄三个兵团好解决,虽然少了16兵团,但徐州远比陈官庄城防坚固,人少了打不动,人多了,分兵协助中野攻宿县阻击12,6,8也不够。
还一种可能,刘汝明不去蚌埠,李延年独自坐镇蚌埠,从其他地方调兵加强。实战也有打算把张淦,宋希濂的兵团调来,但那时候来了也是送菜,晚了,黄维和杜聿明部都被包围,来多少再吃多少,连李延年刘汝明部都早早放弃蚌埠难逃,坐看黄,杜等死。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捉襟见肘的原因是想同时打二黄,而6,8又给了压力。
: 如果对12打阻击一点问题都没有。
: 孙兵团如果被围在宿县,那可不是7,12的战斗力。
: ...................
--
FROM 221.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