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也可以延申阅读,里边有些内容很有趣,不知道是否真实
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139.html
毛**在1947年11月30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谈到了这一问题:“在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阶段,按照苏联和南斯拉夫的例子,除了共产党之外,所有政党都应当离开政治舞台,这将极大地加强中国革命。”这一点很明显与毛**自己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的说法相冲突,也与以在中国创造多党体系为目的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相反。
斯大林在1948年4月20日的一份电报中做了如下回应:
我们并不同意这一看法。我们认为,代表中国人民中的中间阶层、并反对国民党集团的各种反对党将要继续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了反对中国的反动力童和帝国主义力童,中共将不得不加入到他们中间以寻求合作,但要对他们进行控制,比如要在其中起到领导作用。中国人民民主政府非常可能不得不吸纳这些政党的一些代表,而且也不得不为了扩大该政府在人民中的基袖和孤立帝国主义者及其国民党代理人而宣布自己是一个联合政府。必须要记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获得全国胜利之后,在此胜利之后紧接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政府在其政策方面必须是一个民族革命一民主政府,而不是一个共产党政府。这一阶段的长短现在还很难决定。
斯大林随后又详细地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
(这)意味着现在不实行对所有土地进行公有化、废除土地私有权、没收所有从小到大的工商资本家的财产、没收不仅属于大土地所有者而且也属于浏刘雇工的中小所有者的土地。这些改革只能留待以后。
毛**看起来好像毫无保留地接受了斯大林的观点。在他1948年4月26日给斯大林的电报中,毛对中共领导人的“左倾倾向”承担了责任,并告诉斯大林,这些倾向“已经被彻底地改正了”。
但早在1948年9月,毛**就尝试修改中共的政治路线。他当时从经济的观点来看待这一问题。在政治局会议上,他坚持即使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社会主义也要在中国经济中占据领导地位。他认为在革命之后,共产主义国家应当没收国民党官员的所谓官僚资本,并对所有其他大型工业、商业和银行企业实行公有化,然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看起来中共政治局委员们都支持这一观点。排名第二的刘少奇甚至对此做了进一步描述,认为在新民主主义经济中,主要矛盾是资本主义(资本家和富农)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但同时刘少奇也提到,共产党不能过早地采取迈向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
米高扬在1949年1月到2月与毛**会面期间,再次向中共领导人清楚说明了苏联的立场。毛**正式确认他接受苏联的立场,但因为预见了中共在和国民党斗争最终肯定能获得胜利,毛**很快又尝试回到他原来激进主义前提上去。在考虑中共于1948—1949年间获得军事和政治胜利后中国情况会怎样时,毛**再一次倾向于放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他之所以准备这样去做,是因为他认为这样能加快革命的进程,并超越他认为新民主主义所具有的局限性。非常典型的是,毛在1949年3月中共中央的二中全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几乎完全避免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一词,而是代之以“人民民主革命”。二中全会的决议说明,这两个词在毛那里是有差别的。该决议认为,东欧国家在所谓“人民或人民民主”时期,“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自由贸易和竞争的存在与发展……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约束”。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则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民主。新民主主义这一概念完全从当时毛的讲话和文章中消失了。毛**在1949年6月30日发表的一篇新文章,也被冠名以《论人民民主专政》。
斯大林再次对此进行了干预。在1949年12月到1950年2月中国领导人对莫斯科的访问期间,斯大林与毛**进行了一系列私人谈话,其中特别谈到了这一点。在这些谈话中,斯大林强调了“中国共产主义者必须考虑民族资产阶级”。而对西方世界,他要求毛软化其严酷立场,指出“你们(中国人)不必要和英国发生冲突……关键是不要突袭、不要冲突”。毛不得不再次向斯大林保证,将“尽可能”不触动民族资产阶级和外国企业。
【 在 hotpear (灼灼其华—永不凋零)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篇文章可以同杨奎松下边的这些观点相互映证
:
https://book.ifeng.com/yeneizixun/special/yangkuisonghistorian/detail_2012_08/17/16888320_2.shtml: 问:您能不能以《毛**为什么放弃新民主主义?》一文来解释一下您的这一观点。
: ...................
--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