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东北战局为什么反转的那么快
是的,中共在东北下了血本。
在关外,老蒋用了10%的力量,就拖住了中共1/3强的力量。
所以在关内,老蒋可以用90%的力量对付中共剩下的2/3的力量。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错了,投资东北的根本就是看重人力和物力潜力,说错误仅仅是因为被苏联忽悠没多带武器过去,所以初期军事吃亏。tg当时是做好丢光所有关内根据地来换取东北的决心的。光看东北炮兵的组建就可以明白,在关内组建这样的部队不知道要打多少仗才能换到那么多炮的。tg在东北的那
: 际歉鞲莸氐木髁Γ湍切┛棵癖┍喑隼吹母莸匚渥笆遣荒鼙鹊摹
--
FROM 122.9.80.*
你看:
你前面说了一堆东北好处,实际上,关内主要是靠自己打赢的。
你后面说了一堆关内开局困难,很多就是因为调兵去东北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东北能拿下就意味着tg有一大块可以彼此照应的根据地,这是各自为战的关内根据地没法比的,更不用说东北本身的工业能力了,黄克诚很早就提出要tg把力量都集中到背靠苏联的东北和晋察冀绥远一线,其它根据地全部都可以放弃,这两个地区随时可以得到苏联朝鲜支援,这是关内
: 莸刈粤Ω锊坏降男Ч>湍枚崩此担谌陆纤谋A俳墓讨心下嗟钡娜嗽焙臀镒识荚菔狈旁诒卑裟抢铮啬诟莸啬苡姓飧龌撼迩矗磕籼嵯胶秃亓墓ゴ蛩缭妒О芄倘挥姓绞醯奈侍猓埠蛅g没有集中兵力有关。解放战争时间那么长很大程度就在于内线作战对根据地的
: 人力物力消耗,仅靠各根据地本身的条件要从自卫到反攻必然需要时间来回血,必要时甚至要自杀性反攻来争取这个时间。一将的七战七捷最后仍然放弃苏中根本原因就是国军不会给他回血的机会,他能在苏中获胜却无力守住两淮,国军击败陈宋部队后截断山东和苏中的联系他就完全孤立
: ...................
--
FROM 122.9.80.*
建新的炮弹1948年3月才开始生产。
何况整个1948年才24万弹头12万蛋筒。
有贡献,但是不是决定性的。主要还是靠关内自己。
你说的没错,只要东北拿下,关内全丢也有机会。(实际上未必,看五次反围剿)
实际运行情况是,去了东北1/3部队,关内还是赢了。
如果少去点东北,关内赢的可能更快。
本来还有3个纵队要去东北。
后来停住了。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说,山东就没少依赖东北的炮弹。关内根据地丢光了,只要有东北在,包括zy在内的人员都是可以转移到东北背靠苏联的,黄克诚本人是苏北根据地的代表,但为了东北的大局,他从苏北带走了绝大部分主力,关内确实守住了,但是代价是解放时间延长了很多,如果按照黄的方案,
: 铀樟稚匣袢∥淦鞯膖g军队将会更快获得胜利,也不会有台湾问题了。
--
修改:hidenfly FROM 122.9.80.*
FROM 122.9.80.*
呵呵,老将啥时候会搞工业了。
要是不派那么多人去东北,解放战争要不了3年,2年就打败老蒋了。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东北要是被老蒋占领,资源被老蒋获取,我看解放战争打不了3年,最多2年就被老蒋统一了。
--
FROM 122.9.80.*
我前面不是说了么?
被苏联忽悠了。
苏联在中国革命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是拖后腿。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话不是在赤裸裸抹黑你膜拜的神的决策和判断么?太看得起自己了吧?
--
FROM 122.9.80.*
是的,从战略上讲,争取东北的确很重要。
不过,实操上看,投入过多了一点。
【 在 maoq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 从战略上讲,拿下东北中共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关内的战事中,大将军能独抗胡宗南,一将能在中原歼灭国军主力,都是险象环生,并非没有赔光老本的可能,结果可能都高于之前最乐观的预期,为将者未虑胜,先虑败,当然不能把宝都压在险胜上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