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长津湖太惨了
不懂天时,不知地理,怎么能为将?安排到军校都不应该。
【 在 slpsh 的大作中提到: 】
: 饥寒交迫,还得打仗
: 没有人发牢骚?
--
FROM 112.4.211.*
按当时的电报分析,如果整个后勤配合,兵团重视,是可以完成绝大部分的补给的。但是从事后宋没有被送到军事法庭来看,长津湖冻死冻伤的问题不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他是主要责任人之一,也是整个志司指挥系统对朝鲜天气不熟悉,对后勤不重视的责任,他们没有在东北长期作战的经历,不知道东北的寒流是一阵一阵的,寒流一来气温骤降,没有提前准备根本来不及,九兵团很多关内来的士兵行军的时候嫌热,甚至扔掉了当时紧急补充的一点棉衣,晚上爬冰卧雪肯定挺不住。迟浩田也在九兵团,从小在东北待过十多年,他的部队没严重冻死冻伤。89师政委聪明,用缴获的物质防寒,也没有严重的冻伤。所以指挥员的水平差异还是起决定作用的。
--
FROM 112.4.211.*
38-42都是四野的部队,如果不给发棉衣,中下层军官和士兵都是东北人,肯定会反对的。所以作为兵团司令不懂天时,不懂地理,不重视后勤补给,水平就是不行,这个责任虽然是整个志司和9兵团的,宋作为主官仍然有重大的责任,跟吴瘸子比水平差一大截。四野的军官水平一直是超过其它三个野战军的,这也是四野元帅将军最多的原因。
【 在 noirecafe 的大作中提到: 】
: 9兵团在50年9月份被通知第二批入朝作战,宋时轮竟然不提前派人去东北了解当地天气地形,不跟边防军请教作战准备工作,反观42A这个弱旅,还没接到入朝命令,在50年7月份吴瘸子就亲自带领侦查员入朝查看地形和行军路线,还再鸭绿江修建了一座水下桥,这就是宋作为兵团司令的水平。
: 士兵没有棉衣硬要往长津湖送,行军途中就出现了大量冻死冻伤减员,作为在一线的兵团司令又做了什么?不应该跟上级请求调整作战计划吗?
--
FROM 112.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