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七兵团司令
王建安担任过许和尚的副手,是山东兵团的副司令员。济南战役之后许和尚养病去了。
1949年2月三野以原山东兵团机关为基础组成第7兵团领导机关。
这个兵团司令自然落在王建安头上。
【 在 xxcald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落到了王头上?他不是一直为老大不喜吗?看着也不像是有华东大佬力荐?不会是和 和尚二选一吧
--
修改:chinesehero FROM 117.43.125.*
FROM 117.43.125.*
苏北兵团本来就不是华野主力,主要在敌占区打打游击、在会战时敲敲边鼓。
苏北兵团主要领导这几位资历也相对弱一些,改编为十兵团时自然要让位。
九兵团这种特等主力让叶飞指挥是最好了,入朝肯定比宋时轮强。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不是那么“自然”的。看苏北兵团改编,主要领导只有韦司令留用、改任政委。
--
FROM 117.43.125.*
一将经常让叶飞当个某个方向的前线总指挥,同时指挥二、三个纵队。
一将对叶飞可是真的没的说,当然叶飞自己也是很有能力。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叶飞部队一直是一将越级指挥
:
--
FROM 117.43.125.*
估计当时已经打完淮海战役,觉得下面的仗已经很容易了,所以才打散山头混编,尽量避免山头主义带来的不良影响。山头主义容易拉帮结派,搞得内部不团结。
没想到渡江战役之后,还有更难的抗美援朝,这个谁也没法预判。
如果知道有抗美援朝这么难的仗,那还是保持原山头比较好,毕竟老部队指挥起来更得心应手。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野改编三野,军级单位打散山头混编(稍微照顾一下番号连续),兵团主要领导平衡山头,要消灭山头尽量不带老部队。
: 兵团司令政委合计八位,非常平衡地代表各个老根据地各个山头。
: 主要一个因素可任兵团司令人选不多,史实王陈宋叶这四位作为兵团司令能力和资历足够,并分别代表鲁中、滨海、渤海、苏中,任兵团司令没问题。
: ...................
--
FROM 117.43.125.*
韦国清怎么也算不了最大的山头?
张云逸大将一直在华东,堂堂百色起义领导者,广西省委书记兼人民政府主席。
韦国清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就是一个兵,1931年入党,1932年当连长。资历比他老的多的是。
要不是胡志明力挺他,他都当不了上将。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韦就是最大的山头
: 直接干预了上将名额、中越关系、壮族成立、广西选首府
:
--
修改:chinesehero FROM 117.43.125.*
FROM 117.43.125.*
海岛战拼的是炮舰和飞机,陆战可以拼命。
解放战争初期打美式装备的中央军,很多战将也不能快速适应,叶飞却很能适应,在宿北战役中立下大功。
孟良崮战役,粟裕让叶飞统一指挥第1、4、6、9四个纵队围攻整编74师,最后大获全胜。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叶飞不行吧?三次海岛战,三次全军覆灭,军史前所未有。这种对陌生战法不能快速适应,到了朝鲜就是菜吧?
:
--
修改:chinesehero FROM 117.43.125.*
FROM 117.43.125.*
打完淮海,蒋军的主力基本消灭光了。
平津战役也结束了,太祖进京,开始谋划开国事宜。
渡江以后基本上就是砍瓜切菜,不怕蒋军硬干,就怕蒋军跑得快。
到了金门战役失败,才发现海岛作战还是主要要靠炮舰和飞机,只有不怕牺牲是不够的。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是预判只是不会更难了。打散山头混编阵痛可能暂时降低战斗力,但也足够对付;(以这段时间的实战,因军情多变、经常不同山头的凑一块就并肩作战了,效果还都可以);充分整合后练出来,就更厉害了。
: 结果国军有点崩溃太快,兵团领导们没来得及在实战中提升水平。
--
FROM 117.43.125.*
李宗仁、白崇禧是壮族吗?
【 在 liyiyouwan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云逸是壮族吗
:
--
FROM 182.9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