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辽沈战役前夕国共双方军事实力对比
有人总以为国军战斗力很菜,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国军将领被俘后对共军说,
你们战术也就那么回事,你们的战略是真牛。
【 在 flyelectr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军正规军70万,地方部队30万,东北90%的土地在我之手(意味着后勤保障高枕无忧)。
: 国军正规军48万,保安团7万,被东野围困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大城市。
: 这种大背景下,辽沈战役为什么还打的如此艰辛?是武器落后哦吗?我看不见得,东北工业基础好,东野的武器装备四大野战军最好吧,可是啊,比如塔山阻击战这种简直就是绞肉机,东野就不能多派点人来守吗?总兵力多45万呢,人哪里去了。
: ...................
--
FROM 122.9.80.*
反教条主义,就有这个因素。
全面学习苏联的战术,
而苏联的基于有对等制空权条件下的。
所以彭总质问手下,
你们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
火炮阵地这么安排,不全被敌人打掉了?
反教条主义过程中:
毛彭林等人把解放军当成下狗,所以强调以弱胜强为主要方针和思路。
刘粟等人认为解放军要成为上狗,所以要全面使用苏系正规化。
冲突点就在于,以后(在当年的展望)战争中,解放军是上狗位置还是下狗位置。
【 在 pingsht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朝鲜兵力和火力部署是自学的,战争中学习战争。共军要没学习能力早完蛋了。
: --来自微微水木3.5.14
--
FROM 122.9.80.*
101非常非常担心塔山的阻击,直到东进兵团攻击以后,发现国军不行。
就像502非常担心济南战役的打援,直到外围非常顺利+吴化文起义以后,决定全力攻城。
高手可不是赵括,会充分考虑有个闪失不是闹着玩的,怎么办。
101有四平攻坚战教训,502有南麻,临朐,帝丘店三次教训。
事实证明国军那时候心气已经没了。
老耄洞察力超过他们俩。
杜聿明及一众国军将领,认同的,是先让共军顿兵坚城之下。
久攻不破,再去救援(捡便宜)
从四平,南麻,临朐,滕县,邹县,确山,帝丘店,一路以来都是这个路数。
(也是张灵甫开创的中心开花)
但是自从兖州,济南,锦州,天津。一路过来。
共军已经能把硬核桃迅速啃下了。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总预备队都没动吗?打的太保守了。
--
FROM 122.9.80.*
给得多,也是运输大队长。
如果国军一直不进攻解放区,共军还真没啥办法。
武器没有来源,兵员来源也不足。
国军一进攻,军火,兵员,源源不断。
到1948年,共军野战军80%都是国军俘虏兵,就是你说得百战之师。
到了抗美援朝,共军指挥官+这些国民党俘虏兵,展示了什么是世界第一轻步兵。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军也是百战之师,刚打完抗日战争,战争经验的丰富的老兵。
: 主要是美帝太保守,一直没给国军什么重火力与当代武器军援,国军与共军并的装备并没有什么代差。
: 国军的问题主要是老蒋赏罚不明,导致没人愿意自我牺牲,都在保存自己实力。
: ...................
--
FROM 122.9.80.*
29小时打蛮久了。
济南那么艰难,也就打了45小时。
【 在 wjhtingerx 的大作中提到: 】
: 天津这么大的城市,29个小时就搞定,这就是一波冲锋就搞定了
--
FROM 122.9.80.*
现在对台湾军售还不是一样。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苏联和美国对共军与国军的军援,其实一直是一战淘汰的旧武器与较新的轻武器。
: 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式重武器根本不进行军援,就怕国共一旦不听话,掉头打自己。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