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元帅里聂荣臻属于比较差的吧
rt,不仅排名靠后,打仗也乏善可陈,根据地也搞得不好,河北比山东差很多
--
FROM 106.121.69.*
聂还喜欢党同伐异拉山头呢,红四的比如你提到詹才芳还有程世才郑维山基本冷板凳,最后弄个中将。
黎罗徐就没这毛病,王建安许世友能打,很快就独当一面。
山东河北基础差不多,抗战结束山东明显比晋察冀强一大截了。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山东根据地最后有30万人左右,但是他起家的部队是115师主力343旅和师部,后来又兼并了山东纵队10万人。
: 聂帅在五台山起家的部队只有杨成武独立团1700人,也没有河北纵队10万人让他兼并。
: 但是抗日战争结束,聂帅的晋察冀拥有
: ...................
--
FROM 106.121.69.*
李敏
【 在 noirecafe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级部还有不服这个开国元帅的?
--
FROM 106.121.69.*
山东纵队难道天上掉下来的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面说过了,起点不一样,罗帅带的是115师主力旅,聂帅带领的只有一个独立团
: 罗帅兼并了山东纵队10万人,聂帅没有河北纵队可以兼并
: 罗帅,聂都看重山头,这个没啥办法
: ...................
--
FROM 106.121.69.*
我好像没说跟115师有啥关系吧,你还时刻不忘山头。
山东根据地黎徐罗一脉相承下来,实力再差八年后给东野华野输送干部、头等主力,支持淮海。晋察冀呢,会宣传会写小说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山东纵队跟115师没关系,
: 开始是黎玉等人搞的,不过实力很差,类似区大队,区小队的地方武装
: 因为徐帅在冀南搞的非常好,彭总专门让徐帅到山东统一领导山东纵队,115师。
: ...................
--
FROM 106.121.69.*
什么把山东纵队吞并了,你当是军阀混战养私兵呢?
徐向前比他俩都有本事,但徐向前在山东也就干了1年多点是事实吧
你是不服气我说罗荣桓比聂荣臻强,那看看40-45的成绩,河北也不容易,不过和山东比那就是小小小弟弟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比较罗帅,聂帅发展各自根据地的能力时,
: 要考虑起点,要考虑途中别人的帮助
: 山东纵队是一个大杀器,经历过徐帅的整编,徐帅可是练兵的高手
: ...................
--
FROM 106.121.69.*
还是兼并吞并那一套,你把党指挥枪四个字再抄一遍之前,咱就不讨论了。
罗是中央派的,徐是彭德怀派的,罗是红一,徐是红四,徐调走势在必行
事实上罗荣桓接手之后工作有成绩,红四的人也服气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比较他们两个的能力
: 我只是分析晋察冀和山东根据地的实力,抗日战争结束后,实力差不多
: 起点,罗帅好,中间还兼并了别人10万人
: ...................
--
FROM 106.121.69.*
两个基本前后脚建立,晋察冀比山东根据地差得的不是一星半点。
裁了又不是死了,根据地真搞好还不是撒豆成兵,
要说负担大,正说明组织不力,根据地不稳
你看山东,啥时候觉得兵多是负担要裁军了,说抢东北就出人,说打淮海就出粮
兵少还可以说裁了,将也没培养出来几个啊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聂资格非常老,且长期搞政工,多次和林搭档,政工不容易显战绩。聂领导的晋察冀是第一个模范根据地,发展得最好的。聂的失误是抗战胜利后忠实执行了裁军,原因一是上面有指示,二是负担太大,三 是谈判在北平眼皮底下也要裁裁军,主要原因不在聂。
--
FROM 106.121.69.*
根据地搞得好跟中央去有啥必然联系,中央那么猥琐吗?
中央搬去北京了,说明北京根据地搞得很好吗
【 在 Sabe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北主要早就是基本盘了,进取空间有限。搞得差咋中央不搬去山东,来河北干啥?
: 河北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冀热辽三块,南部属于中野,北部属于东野,晋察冀其实根据地最稳固,很多县自打43年就从未易手。国军保定,北平,张垣,太原,四个机构各不从属,虽然晋察冀开战就在外线惨败,却是全国都在防御的时候最先进攻的。保定这坨最先连自保都做不到,开战一年就龟都龟不住了,石家庄这仗打的人地两失,开丢失大城市先河。后来傅作义才受命整合了保定,北平,张垣,形成华北剿总。不过依然是龟缩入故,冀中冀南常年空城计,人家也视而不见。华北军区野战军,成立较晚,区内支援东北一波,支援中原一波(也大部分不算是支援,本来就是人家地盘,只不过后来弄了华北军区,人家野战军早转战走了。但有些确实是支援,比如铁原阻击战那支部队,二野的,却是冀中的底子),成立时野战部队二十多万,对面国军不算太原这坨,傅作义就坐拥60多万部队,这也不对等啊,人家不来,你去攻击想有多大战绩,也难啊。
--
FROM 106.121.69.*
稳不稳固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得
【 在 Sabe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北主要早就是基本盘了,进取空间有限。搞得差咋中央不搬去山东,来河北干啥?
: 河北有晋察冀,晋冀鲁豫和冀热辽三块,南部属于中野,北部属于东野,晋察冀其实根据地最稳固,很多县自打43年就从未易手。国军保定,北平,张垣,太原,四个机构各不从属,虽然晋察冀开战就在外线惨败,却是全国都在防御的时候最先进攻的。保定这坨最先连自保都做不到,开战一年就龟都龟不住了,石家庄这仗打的人地两失,开丢失大城市先河。后来傅作义才受命整合了保定,北平,张垣,形成华北剿总。不过依然是龟缩入故,冀中冀南常年空城计,人家也视而不见。华北军区野战军,成立较晚,区内支援东北一波,支援中原一波(也大部分不算是支援,本来就是人家地盘,只不过后来弄了华北军区,人家野战军早转战走了。但有些确实是支援,比如铁原阻击战那支部队,二野的,却是冀中的底子),成立时野战部队二十多万,对面国军不算太原这坨,傅作义就坐拥60多万部队,这也不对等啊,人家不来,你去攻击想有多大战绩,也难啊。
--
FROM 106.1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