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豫东战役各部队战绩
历朝历代莫不如此,除了TG 从秋收起义到78年之间这段时间。
现在的确是有人,想把这段时间重新抹黑一下。
【 在 greenyeagh 的大作中提到: 】
: 很多史料要百年以后才能看到真相吧,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朝历代莫不如此
--
FROM 122.9.80.*
我觉得我俩就这个问题没有达成一致。
并非有了一致结论,我又无视结论继续翻。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早说过是未及精确汇总和统计口径的因素。
: 还一遍一遍的说有很大问题。
--
FROM 122.9.80.*
1.我俩的分歧不在伤亡人数,说实话4万和4万5,差10%,不是原则问题。
具体伤亡为啥回到4万5,我第3点里讲。
2.我俩的分歧在于统计数据。
我认为是华野统计错了,所以S上报了个错误的数据。
你认为是统计不及时,所以只统计了一部分。把一部分当作整体给报了。
说实话,有区别么?
无论如何,伤亡2万,报1万。结果老耄很高兴,立刻安排休整后的战斗任务。总没错吧。
3.至于为什么我又回到4.5万。
A:调高了中野11纵的减员。11纵战后3个旅缩编成2个旅。
11纵参与了对新21旅的围歼,有不小伤亡。
围歼新21旅后,以预备队33旅防御黄兵团。
现在看来是33旅7/1日在行军途中,突遇快速纵队的坦克,而溃散。
按王秉章的回忆,1个团未构筑阵地,1个团未进入阵地。
按国军将领的回忆,只遇到了民兵。7/1日战斗不激烈。
而前面已经有重大伤亡的31/32旅艰苦阻击,3个阵地,丢了2个。
B:3/8纵在二阶段也有不小损失。
3/8纵在攻打开封的时候,合计伤亡万人。
在第二阶段。
3纵防御许岗/官庄损失很大。
8纵不但参与了前期阻击,后期还抽了5个团歼灭了榆厢和何吉屯的4000国军,打黄时,还攻击了陈岗交警二大队。也有不少伤亡。
其实也该调高
C:根据郭化若记载,光4纵非战斗减员就有4000多。
就算3/8纵没有非战斗减员。
1/4/6纵合起来该有多少?中野11纵呢?
所以全军非战斗减员我估了个1万3.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提到抽调先遣纵等因素后,你已经接受华野损失4万左右
: 我认为是4万-,约3.8万左右。(和史载3.3万的差异,在于前后零星作战损失是否计入。)
: 尚有一些争议,但总归在往接近的方向去。
: ...................
--
FROM 122.9.80.*
我又重新翻了一遍国共双方的回忆文章。
国军这边N篇回忆,无论是兵力还是布防情况。
都是13旅主力,355团烂战斗力辅助,保安团守南面。
只有1篇说5君教导队参与防守省府,另一篇说5军教导队百余人参与防守省府。
没有提到其他国军部队。
共军这边N篇回忆国军兵力,都是13旅+355团+7个保安团守开封。
也都没提过,“其他国军部队”。
有两篇提过“另有相当数量后勤部队,总数4万”。
包括开封攻击示意图,标到团级,也只有13旅,保安团。
总兵力国军这边有一篇文章提到3万3.
我记得有人贴过1万9.
网上也有人说2万5的。
共军这边都是说3万多。
炮兵,高炮是一个营。
炮团,有说十团一个营的,有说*团2个营+10团2个连的。
13旅+355团,1万多人是绝对主力。(即使8纵总结,前面也说13旅是主力)
如果说另外有1万人正规军,却完全没有参与任何布防,显然说不过去。
鉴于1万多保安团都被反复提起。
其他正规军参战规模显然小于1个步兵团。
鉴于此,
我还是觉得我说,66师13旅+119旅355团,主力,1万多人。
保安团1万多人。
其他1-2万,是没编制的。
【 在 zea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封所谓无编制保安团,有话要说:
: 老纸们是有正式编制的,有些编制在南京秃子总部。士可杀可俘不可辱。
: 请看报道: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