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中苏矛盾及论战的根源是什么?
没那么夸张,一开始美国定调确实是“帮助中国对抗苏联”,姿态颇高,完全是收中国当马仔的架势,被毛顶回去了,后来改成双方务实合作,谁也不求谁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按本版很多人观点,是尼克松屈膝投降来朝拜毛的,是被中国打服,不是中国让步。
:
--
修改:suxinghe1978 FROM 36.112.66.*
FROM 36.112.66.*
看到这个我有点好奇你的年龄和阅历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觉得,既然结盟了就应该互相信任,要么就不结盟。对于结盟的国家之间,联合舰队也好,长波电台也好,并不是什么主权、独立和底线的问题
:
: 这和我们讨论的问题没关系。
--
FROM 219.142.23.*
毛当时春秋正盛,可以从容安排后事,不存在兔死狐悲的问题。中苏也不是一夜之间闹僵的,毛这边好不容易熬死的斯大林,赫鲁晓夫上来还摆大国沙文的臭架子,自然不管他毛病,几个回合交锋下来,双方越来越僵,最后走到决裂
【 在 kingwang99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一条只是导火索和翻脸的由头之一,其实根本不算事,赫秃当时有求于我,很多事都是好商量,你不同意我也不强迫,还主动撤了旅顺驻军。相比较而言,斯大林时代大国沙文主义厉害多多了,也没见毛怎么样。
: 主要还是苏清算斯彻底惹毛了毛,让老人家惊出一身冷汗,身后凉飕飕的。仔细想想,毛此后各种疑神疑鬼,打倒这个、敲打那个,包括某革,各种防修反修运动,其实都深受苏清算斯的影响。
: 第二、老人家雄心壮志,一心想成为马恩列斯身后的第五位世界共运领袖人物,自然是看不上赫秃和他的绥靖政策的,借机通过辩论展现老人家的高瞻远瞩自然是上策。
: ...................
--
FROM 36.112.66.*
不是年龄和阅历的事。既然同盟,而且还是面对强大敌对同盟的同盟,如果互相不信任,那还搞什么哟
【 在 glycine75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这个我有点好奇你的年龄和阅历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是觉得,既然结盟了就应该互相信任...
--
FROM 61.148.243.*
人和人都不能,国之间更不能
所谓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抛全一片心
当时还是防着苏联的,发现大庆的时候,中苏还没破裂,苏联说要派专家看看。咱们不敢拒绝,最后是安排飞机低空转了几圈,没敢让苏联人下来实地看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年龄和阅历的事。既然同盟,而且还是面对强大敌对同盟的同盟,如果互相不信任,那还搞什么哟
--
FROM 223.72.72.81
西方联盟怎么就相对来说更一致一些呢?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和人都不能,国之间更不能
所谓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抛全一片心
当时还是防着苏联的,发现大庆的时候,中苏还没破裂,苏联...
--
FROM 61.148.243.*
也不是铁板一块
当初希特勒收莱茵
英国还窃喜,因为英国也不希望法国一家独大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联盟怎么就相对来说更一致一些呢?
: 所谓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抛全一片心
: 当时还是防着苏联的,发现大庆的时候,中苏还没破裂,苏联...
: ...................
--
FROM 223.72.72.81
但是那边相对好多了,到现在盟友关系也没破裂啊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是铁板一块
当初希特勒收莱茵
英国还窃喜,因为英国也不希望法国一家独大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61.148.243.*
并没有。提供一些材料供参考。即便是50年代,美国也无法让英法与自己步调完全一致。
http://www.hprc.org.cn/gsyj/wjs/gjjl/202101/t20210113_5244570.html
1955年8月4日,法国政府照会美英两国政府,呼吁召开会议商讨将对华贸易管制置于和苏联
同样的水平。
面对美国不妥协的立场,英国政府采取了强硬态度。1955年12月12日,英国发表声明,宣称
由于英美两国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英国计划于1956年1月15日后单方面调整对华贸易管制政
策,以后逐渐对中国实行与苏东国家同等水平的贸易管制政策。
1957年3月1日,英国政府照会美国政府,强调对于英国而言,“继续保留‘中国差别’是不
可能的,这不仅造成英国的经济负担,同样也造成英联邦成员的经济负担,因此,英国政府
理应废除‘中国差别’”。5月22日,英国外交部向美国政府表示:“由于美国一如既往地
坚持保留‘中国差别’,即便对东欧限制出口数量的物资也要对中国实行禁运,因此,英国
政府认为英国废除‘中国差别’的时机已经到来”。5月27日,巴统召开会议,英国代表对
外宣布,英国将单方面废除“中国差别”,以后对中国只保留最低限度的贸易管制。很快,
英国政府废除了属于“中国差别”范畴的207种物资的对华出口管制。
http://hprc.cssn.cn/gsyj/yjjg/zggsyjxh_1/gsnhlw_1/4jddzgsgjgjlt/202211/t20221116_5564508.html
引进西方技术的另一重要途径是购买先进设备和技术。例如,1958年国家拨付巨资从西欧引进大批精密机床和大型发电设备。“为了这次引进,国家共出售储备黄金300万两,换取外汇1.05亿美元,其中的2066万美元作为专款向西欧订购先进机床等精密设备,包括在西德订购重大设备51台、瑞士订购重大设备105台。这批设备成为新中国的‘工业母机’,为后来加工万吨以上的水压机立柱、高压反应筒、万吨以上的远洋巨轮主轴、万匹马力柴油机缸体、30万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组等立下汗马功劳。
http://hprc.cssn.cn/gsyj/yjjg/zggsyjxh_1/gsnhlw_1/d15jgsxsnhlwj/201701/t20170106
_4142897.html
1957年5月,英国宣布放宽对华贸易限制,随后参加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大部分西方国家纷纷
效仿。
1964年…………
这批项目涉及领域除了石油化工以外,扩大到轻工业、重工业、交通、农业各个行业,重点则逐渐转到冶金、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电子工业等基础工业方面新技术的进口。进口的国家,除了日、荷、英、意、法、联邦德国之外,增加了瑞典、瑞士、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等十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批项目主要包括:在冶金工业方面,进口氧气顶吹转炉、大型炼钢电炉、特殊钢厂的关键设备、冷轧带钢、冷轧矽钢片、合金钢挤压机、大口径钢管扩管机、硅的冶炼及提纯、稀有金属的冶炼及加工、法国的电解铝、瑞典的铁矿开采和铜矿开采等先进的设备工艺,金额约1.1亿美元。
从1963年6月,利用延期付款的方式,中国同日本签订了第一个进口维尼纶成套设备合同,打开了西方国家从技术上封锁中国的缺口。在随后的几年中,中国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典、意大利、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等9个国家引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成套设备和技术,共84项。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西方联盟怎么就相对来说更一致一些呢?
:
: 所谓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抛全一片心
: ...................
--
FROM 106.120.64.*
因为咱们挖墙脚下的功夫还不够啊。当初尼克松为了挖墙脚可是主动放下身段访华。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那边相对好多了,到现在盟友关系也没破裂啊
:
: 当初希特勒收莱茵
: ...................
--
修改:hotpear FROM 106.120.64.*
FROM 106.1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