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同时期明治维新结果为啥超过洋务运动
他就是一个打着“宋黑”、“明黑”旗号的清粉、中国黑。在他们眼里中华文明就是糟粕。
【 在 acalism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文明转向是什么?
: 中华文明,既需要融入,也需要吸收,还需要保持适度的独立性。
: 闭关锁国,在邓手里才开始改革开放
: ...................
--
FROM 114.249.60.*
没错,这些大白话现在都太“难听”了,好多人不愿意提。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社会启蒙,日本在1840年以前也远比满清开放,进行了长达100多年的兰学启蒙运动。这就决定了日、清在19世纪后半段国情完全不同。
日本维新派人士都是从小接触西洋事物的知识分子,像福泽谕吉及其老师绪方洪庵,他们思想转变比当时受满清蒙蔽200年的中国人要快得多。中国人并不是颟顸愚昧不知变革,这从20世纪以后中国的剧变就能看出来的。
【 在 frying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两方面原因
: 1,满清政府是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政府,不敢让汉人充分发展起来,因为汉人真要发展起来,满清贵族必然被打到。所以洋务运动一直只改皮毛,不动根本。
: 2,日本明治维新和铲除幕府是共同完成的。是在完全打碎保守势力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所以改革的非常彻底。从工业到科技再到制度全面改革,这点是当时中国不可能做到的。
: ...................
--
FROM 223.104.38.*
你总是吹嘘近代倭国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在我看来倭国在1945之前,这些玩意都是虚的,完全不是问题实质。这一套玩意,什么1889年宪法,还比不上一个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影响力大。
倭国自从打败清、俄,就走向军国主义不回头了,军队杀几个民选政客如屠鸡杀狗。226兵变的时候,日本的法治在哪里?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被打倒的只是幕府和反对藩的部分势力,
: 被打倒的榎本武扬、德川庆喜,
: 后来也都融入新政府或者成为贵族。
: ...................
--
修改:tianc03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226的目标是尊皇,对皇道派极端分子进行镇ya也是天皇的旨意,因为这些极端分子毁掉了天皇的执政团队,跟法制有什么关系啊。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治的立宪和议会的确立是实在的,
: 20多年时间完成了西方大国
: 200多年的自然演化过程,
: ...................
--
FROM 223.104.38.*
正如我前面说的,近代日本的立国建立在福泽谕吉等明治元老对中华文明的无脑贬低,建立在脱亚入欧、反华舔洋的基础上,注定了他不可能有币原外交这种理性。
倭军在中国的一系列冒进都是这一立国思维的延伸。军队的第一桶金也是在中国得到的,第二桶金对俄其实也是这个方向的延续。
日本跟欧美的矛盾也主要在于对中国利益的争夺上。
倭军在中国一系列豪赌的“胜利”,使其军国主义化无限膨胀,把日本所谓的宪政建制也打的稀巴烂。
这一切最终导致2战的法西斯日本怪胎。
【 在 dcc1031 的大作中提到: 】
: histospring网友说得是有道理的,日本的宪政结构是明治维新下是建构的比较完整的,但他的基础是9元老重臣维持下的权力平衡,但随着9元老重臣的离世,使得权利基础出现了松动。伊藤博文政友会的继承人缺乏更加深厚和广泛的权力基础,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获得利益过程中军人的独特地位,在大正、昭和时代没有得到有力地遏制,政体上的问题使得军人成为了国家政策的主宰,政治家反而需要给军人的冒险擦屁股。
: 其实日本在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署的时候,其实已经获得了相当超然的地位,在美国崛起的情况下,只靠一纸条约就获得了西太平洋上绝对的优势,这一优势只有日本曾经获得过,只要日本努力经营西太,不过分干预中国大陆,扶植一个对日本友好、能够有效抵御苏联扩张的政权是完全符合日本的根本利益的,币原外交是有存在的价值的,只是日本认为在美国宣传的门户开发政策下,它不一定干得过美国就是了。
: 我记得以前版上有一个讲佐尔格的帖子讲得就很好,教员最紧张的时刻应该就是41年苏德战争爆发到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半年的时间,如果日本采用的是北进政策,一旦苏联战败,那么就存在美国和同盟国媾和的可能,这样的话,中国革命就会掉入深渊。
--
FROM 114.2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