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晋察冀一直是模范解放区,样板区
老朱这绿叶当的
【 在 samul12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朱是旧军阀正规军指挥的底子,长期的红军八路军游击战运动战能力再发展,解放军时战略战役指挥能力再进步,顶级的军事指挥人才。
: 之所以毫无存在感,是要树立毛的领袖地位,好多老朱的功劳都给毛了。
: 历史书上说的毛似乎天赋异禀,当了半年兵就军事技能点满,真的是神话。军事科学也是门科学,怎么可能不经过学习就会。
: ...................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36.112.193.*
对啊,各个根据地都有大批人反对。
只有晋察冀裁的那么狠,我看不一定是聂一个人压的问题。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对意见的人很多的,采用折衷方案并不是不行,比如保存精干特别是高级干部,这样即使裁撤也不会伤筋动骨,像罗帅在抗战时期就曾经把团营长干部降级使用,抗战结束时扩建的时候这些干部立刻又带上了大批新建部队。
--
FROM 220.184.254.*
聂提辖是主要原因,否则不会有那么多人强烈要求离开,如果不是朱老总及时赶到,就连杨得志都想走了。
【 在 lazygamer (lazygam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啊,各个根据地都有大批人反对。
: 只有晋察冀裁的那么狠,我看不一定是聂一个人压的问题。
--
FROM 139.205.196.*
老朱自己单独带过队,几次败仗都是太祖救命,之后他就安心当太祖副手了。以tg当时的武器装备,光会打仗不行。
【 在 binckey (Y冰客·沐岛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朱这绿叶当的
: --来自微水木3.5.11
--
修改:bhima FROM 139.205.196.*
FROM 139.205.196.*
朱老总的地位在三河坝分兵到朱毛会师的时间段就奠定了;八百人的残兵败将走出来3位元帅,几名大将,这革命火种的保存就基本上归功于朱老总!
文革时候,朱老总上天安门城楼,军中大佬无不起身问候;倒是同在城楼的几个红卫兵头头:你算什么总司令,打过几次仗? 红卫兵头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 在 samul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老总这有事不回避不和稀泥的办事作风,如果不是人品贵重,不争不抢,真是压不住这帮骄兵悍将,看看建国后这帮人打破头的样子。
--
FROM 223.72.80.*
我军搞电台侦听的顶级人才,后来也愤然离开晋察冀,去了东北。聂帅明白过来人才难得,已经晚了
【 在 xiaohe1217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红军时期,林总就对黄永胜,邓华做过评价,聂帅应该也知道,真是不珍惜人才呀
: 这两个在全军的上将里也是排名靠前的
--
FROM 223.72.80.*
光那点火种没有朱老总从范石生那边靠人脉拉来的物资也过不了冬的,看看太祖做了多少妥协才能在井冈山落脚就知道朱老总这笔赞助拉的多不容易。
【 在 muma007 (muma007) 的大作中提到: 】
: 朱老总的地位在三河坝分兵到朱毛会师的时间段就奠定了;八百人的残兵败将走出来3位元帅,几名大将,这革命火种的保存就基本上归功于朱老总!
: 文革时候,朱老总上天安门城楼,军中大佬无不起身问候;倒是同在城楼的几个红卫兵头头:你算什么总司令,打过几次仗? 红卫兵头头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
--
FROM 139.205.196.*
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
FROM 111.201.234.*
根据地建设,发动群众,外交策略,土地斗争策略,这些政略估计老朱不行,因为看他履历应该是没有相关经验。
简言之他估计是韩信类人才,需要萧何配合。
萧何也不会随便安心给韩信当副手配合,得上面有刘邦朱元璋这样的压住阵,下面各方面才能顺利配合好。
这些事其实本来不需要猜,只要把不遮不掩,让人研究研究,就有答案了。
可惜国内这做派,总是没办法好好吸收经验教训。
【 在 bh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朱自己单独带过队,几次败仗都是太祖救命,之后他就安心当太祖副手了。以tg当时的武器装备,光会打仗不行。
:
--
FROM 116.236.213.*
井冈山的历史很清楚阿,
朱老总谈不上是韩信,
太祖倒是刘邦+韩信+萧何+张良附身,
否则林、朱、陈、彭等一众牛人怎么会先后拜服。
【 在 samul12 的大作中提到: 】
: 根据地建设,发动群众,外交策略,土地斗争策略,这些政略估计老朱不行,因为看他履历应该是没有相关经验。
: 简言之他估计是韩信类人才,需要萧何配合。
: 萧何也不会随便安心给韩信当副手配合,得上面有刘邦朱元璋这样的压住阵,下面各方面才能顺利配合好。
: ...................
--
FROM 114.24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