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洛阳战役的伤亡数据
百度百科的说法:
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唐亮统一指挥华东野战军第3、第8纵队和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第9纵队及太岳军区第5军分区部队共28个团的兵力发起洛阳战役。......遂决心采取速战速决手段,在整编第18军赶到前攻克洛阳,歼灭青年军第206师。部署是:以第3纵队从东、北两面包围洛阳,由东关、北关攻城,重点置于东门;第4纵队从西、南两面包围洛阳,由西关、南关攻城,重点置于南门;第8、第9纵队担任阻援。
另外从别的地方看到的材料是晋冀鲁豫野战军(中野)陈赓4纵部队达到了4万多人,华野孙继先3纵大约2万多人,总共7万人攻城,守城部队青年军206师加上其它一些部队是2万人多一点,三倍的优势,解放军负责阻援的部队兵力不清楚。
【 在 defeatyou (lance~天地一沙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知道有没有打援部队
: 我看记述是当时暴雨还是什么,浍河涨水,胡琏过不来了,胡琏还把工兵团长吧,扇了几个耳光,也没办法
--
FROM 114.214.202.*
【 在 Peugeot888 (福星狮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唐指挥陈赓啊?这指挥得动吗。
老毛电报命令的:“陈唐率三、八两纵至平汉路西与陈谢主动靠拢。陈谢受陈唐指挥。”原因可能是相比陈赓来说,更信任井冈山老人,也可能是因为陈唐兵团装备更好、攻坚能力更强。战役期间,陈赓担心腹背受敌,建议先扫除洛阳外围据点再全力攻城,陈士榘否决,说兵贵神速、必须在国军援军到来之前拿下洛阳,于是不等全部肃清外围守军,即发起总攻。不过事后陈士渠在报告中大谈自己如何善于用大炮,被陈毅批评不要骄傲,特别是并肩作战的中野部队没有重武器。
这一仗让老毛对陈士渠比较满意,于是很快在部属未来粟裕兵团南下后陈唐兵团的指挥问题时,提出两个方案:
1、“华东野战军留江淮河汉间作战的各纵(即3、8、10纵)称为华中兵团,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士榘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2、“目前为指挥华东3、8、4、9纵在豫陕鄂区作战(3、8纵属于华野;4、9纵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拟成立豫陕鄂野战指挥部,陈毅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士榘为第一副司令员。”陈士渠“在陈毅未回部(即陈士榘、唐亮第3兵团)以前代理司令员工作,陈赓为第二副司令员,原豫陕鄂野战军(4、9纵)之职务不变,唐亮为副政治委员,并暂代政治委员工作。”“现豫陕鄂野战军(3、8、4、9纵)成立前委,陈毅为书记,陈士榘、唐亮、陈赓为委员。陈士榘代理书记。”
如果按老毛着墨较多明显倾向性更强的第2方案来,陈士榘还是在陈赓之前,则这么演化下去,陈士渠在解放战争末期地位会比陈赓还高,但粟裕不愿南下,导致这个豫陕鄂野战指挥部或者豫陕鄂野战军的计划也取消了。所以粟裕抗命不仅耽误了许世友,还耽误了陈士渠呢。
--
修改:bingli FROM 114.214.202.*
FROM 114.214.202.*
【 在 pingshtu (p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宿北坑叶飞的事情没提吧。
: --来自微水木3.5.8
好像宿北战役就简单提了一下:
正在我方紧张的磋商过程中,蒋介石的伪国民大会在一片喧嚣声中开张,为了配合伪国大制宪活动,军事上制定了一项“结束苏北战事”的四路进攻计划。即分别由东台、淮阳、宿迁、台(儿庄)枣(庄)地区同时进犯盐埠、淮海和鲁南地区,并预定于12月中旬开始。这就出现了新的战机,经过两个野战军的电报往返磋商,12月9日至10日基本确定打中间的一路,即由宿迁向沭阳进攻的六十九师和十一师。粟裕于12月12日到达山野与陈毅和陈士榘当面商定具体作战方案,尔后分头部署,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消灭了戴之奇的六十九师全部。至此,关于作战方向和作战地区的争论暂告一段落。
--
FROM 114.214.202.*
【 在 beanspower (豆能) 的大作中提到: 】
: 淮海还是济南战役之前,粟总主持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一个高级将领不满自己的任务,当场拍桌子走人,惹的主席勃然大怒要撤职的是哪位? 是陈士渠还是宋时轮? 好像是宋?
: 陈是在前面的一次战役中下了命令让宋撤退但是后来宋挨批的时候陈又不站出来说是自己作为参谋长下的命令?也就说不给宋的撤退背书
这是济南战役前第一次曲阜会议,当事人是宋时轮,之前因为1947年8月被迫北渡黄河时受到较大损失的事情而被老毛批评“宋纵自动北渡,致受损失,是一极大错误”,他在曲阜会议上借着担任攻打济南西集团的事情闹情绪,说10纵兵员和枪支弹药缺少,“如无补充不能再打”,并对粟裕的解释不满意,中途退场要求去东北。后来他承认是因为被批“自动北渡”,但命令是陈士榘下的,他现在又不说明,导致闹情绪。老毛知道此事后要求撤职,但粟裕谭震林还是需要宋时轮这样能善打愿打阻击的,于是保了他下来。
陈士榘此时不愿帮宋时轮说话的一个原因是在这次会议上他也是被批的对象,为的是和中野部队合作打仗时骄傲自大的事情,陈毅之前就批评过他:“士榘在总结洛阳战斗中,对火力配系的强调认为很好,而其中过分夸大炮火作用,则有造成部队依赖炮弹,炮弹少影响信心,同时又会造成不知节省炮弹的毛病......在此间(中野),下面各同志的接触中,认为3纵骄横,8纵较好。在濮整训中已严格批评了1、4、6纵的骄傲自大,对3、8各纵应同时说服教育。......无论个人的骄傲与部队自大作风,均属政治问题,即是弱的表现。希注意部队军民关系、友邻关系的调整,在指战员中进行负伤后的教育非常需要。”
在济南战役后的第二次曲阜会议上,宋时轮为闹情绪的事情做了检讨,陈士榘也说明了当初北渡黄河的命令是他下的,于是此事得到彻底解决,后来陈士榘在回忆录中也再次澄清了此事。
两次曲阜会议还对其他部队的一些纪律性问题进行了整顿,比如1纵叶飞部行军时曾经堵住陈粟的车子不让路,2纵滕海清部抱怨老是打阻击,3纵孙继先部战场纪律差、摆老资格、影响坏,4纵陶勇部制度苛刻、党委成员不团结、个人说了算,等等。
--
FROM 114.214.202.*
据说是没有文字记录,注意到当时陈士渠和宋时轮都在鲁西南,应该不用电报,直接电话了吧?
【 在 Peugeot888 (福星狮子)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命令没有电报底稿,还要当事人承认才能落实?
--
FROM 114.21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