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徐向前:张国焘草地密电,没有根据
我看过有人曾专门去查过博物馆等地史料,说同期的电报都完好无损保存下来。唯独各方存档都找不到这封如此重要电报,这不合理。我猜是教员警惕性高,两部合编后看形势不对,不告而别偷偷北上,此举惹得陈昌浩大怒要追。徐老实厚道,多数回忆确实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花帅此刻痛打张陈落水狗,深得教员心。所以后来不管怎么花、包括和陈光矛盾,教员长期挺花帅。电报大概率是子虚乌有的,具体坐等解密。
--
FROM 58.249.64.*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是末节。
: 没有这封电报,难道张会北上,会服从zy,会不分裂吗? 不能。
:
你混淆了张和红四,张不得人心,两军会师后,连铁杆陈昌浩都要求北上。红四、西路军太多人受张牵连。
--
FROM 58.249.64.*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张在红四有相当的影响力,包括对徐陈,这个影响力大于zy的影响力。
:
徐专心打仗,在人事大政上很少发言,即使发言也服从上级。陈是张一手提拔的,在红四影响巨大,但陈后来也反对张的南下。你去查查史料,两军会师后,张陈都要求大幅增加红四中委人数,张阴谋想当一把手。最终不得以周将红军总政委这一重量级职务让给张。但陈没问题。即使红一不单独北上。陈徐等红四也会北上。
--
FROM 58.249.64.*
【 在 Aday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没看明白。
: 事实是张坚决要求南下的时候,徐陈都跟随南下,即使zx亲自到向前住处动员,向前也以红四不能分开为由跟随张南下。
:
: ...................
张在川陕根据地扩军八万,中央急电张让西渡嘉陵江攻川策应中央红军,张放弃川陕根据地全军攻川,会师后张发现红四兵强马壮,中央红军狼狈不堪,起了异心。红四曾三过草地,陈是先服从张后反对张的,决策层徐就从未坚持过意见。你是啥也不懂。
--
FROM 58.249.64.*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同期电报都能查到就胡说了,西路军在失败后的最后关头,宋侃夫就销毁了红四方面军总部所有的电文(包括方面军在鄂豫皖、通南巴苏区时期的电文),怎么可能同期电报都完好无损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往来电报各方都有保存的,很大一部分共产国际也有保存,不只是红四单方面保存。我曾看到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指出同期电报都有保存下来。
--
FROM 58.249.64.*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是红四自己发给自己的电报啊,又不是红四发给红一的,那即使红四没有了可以去红一电报处验证,而红四总部的电报很大一部分都在西路军覆灭时销毁了,这个宋侃夫回忆录里有说,其实还有个例证就是不管延安因为这个事批判张老四还是张去加拿大以后的回忆录都没有反驳这件事,以张的性格,好不容易有一件冤枉他的事,他会不叫撞天屈?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两军会师后1935年6月26日在两河口中共中央召开了会议,决议北进,张被迫同意。1935年8月20日,在毛儿盖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陈昌浩和徐向前同意毛的北进。1935年9月9日张国焘密电陈昌浩南返,叶时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叶剑英,叶立即报中央。毛,张闻天,博古,周恩来研究后决定和红四方面军暂时分离,令人率领右路军中的红一,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北进途中遇到许,许问陈拦不拦,陈问徐,徐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张国焘6月被迫同意北进决议,9月要求南返,9月下旬就被打得丢盔卸甲、损失惨重,所以张在回忆录根本没脸提电报的事。
--
FROM 58.249.64.*
毛主张北进,张主张南下,当时的负责人是张闻天,党内决议是北进,张电报南下,率大部分兵力南下本就是违反中央决议,加上很快惨败,当然避而不谈。张回忆录也对沈泽民轻描淡写,完全不提留守的沈代表省委向中央控诉张。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要是被冤枉的都不喊冤?而且可以作为攻击耄的最有利证据,你觉得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被打的丢盔弃甲要到十一月中旬了,哪里是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76.*
【 在 kim27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是被冤枉的都不喊冤?而且可以作为攻击耄的最有利证据,你觉得这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被打的丢盔弃甲要到十一月中旬了,哪里是九月下旬?九月下旬张正志得意满,攻击中央逃跑,着手召开卓木碉会议呢
: 发自「今日水木 on ELS-AN00」
张参加的中央会议已经否定了张的南下,包括陈徐等委员都同意了北上。张给陈的密电要求南返,已经是违反决议,张哪好意思再提自己密电南下的事?目前各方当事人都认为张有密电陈南下,但是没人说张要解决一方面军。因为当时一、四方面军已经混编了,张如果真要解决不会只密电陈,而是左右两路军都会布置。张9月份大举向成都挺进谋取全川结果一败涂地,随后10月份张又想在川康边建根据地,又是一败涂地,不得已北上。
--
FROM 58.2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