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上海地铁屏蔽门夹死一个 (转载)
地铁安全门不会自动弹开,但门有关门力度的限制,超过就会停下,而且关不到位的话,不会给列车发出放行指令。
看其他地方的说法,地铁工作人员有操作错误,把安全门的不到位情况屏蔽了,导致列车认为已经关好门,所以才发车。这个操作本来是用于安全门误报时,防止列车被无谓的耽搁。
【 在 zmr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悉,此事发生在1月22日下午4点半左右,在上海地铁15号线祁安路站站台上。有一位老年女性乘客在下地铁列车时,被正在关闭的屏蔽门夹住了。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赶去想用钥匙打开屏蔽门帮其脱困,就在工作人员准备打开屏蔽门时,地铁列车突然启动,直接将老人带倒并挤压。地铁工作人员虽然奋力想将其拉回,却未能成功,一扇屏蔽门也被强大的撞击力给撞坏。随后地铁工作人员又迅速跑去按下了紧急制动开关让列车停下。该乘客被救出后紧急送医抢救,但该乘客最终因为伤势过重而死亡。
: 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一般车门和屏蔽门都正常关上,列车认为可以安全驾驶了。
: 另外,屏蔽门居然不会自动弹开,车门如果夹人了都会自动弹开的。
--
FROM 115.47.251.59
因为有人去把站台门的状态复位了,导致列车认为可以发车。
这个操作比较多,因为站台门可能会相对经常出现误报(门没关好),这时经过站台工作人员确认无危险后,就应该进行此项操作,放行列车。避免影响正常运行。
所以估计这些工作人员做这个操作比较熟练。
【 在 inception10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后来怎么又动了呢?
--
FROM 115.47.251.59
什么叫错误的
人工干预后,系统当然要接受。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人的意见最大。
你自己想想清楚。风险当然都有,完全没有风险,那就啥都不要干。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站台门的状态复位了,列车认为可以发车",这是列出处于正常状态时的逻辑.
: 现在是出了故障了,自动驾驶如果还是这个逻辑,那就是完全错误的.明明知道已经处于故障状态,却还是按照正常时逻辑进行,那就是完全没有安全设计.
: 就跟电梯出了故障时,打开轿厢救人导致电梯开走夹死人似的,是电梯/自动驾驶设计方的责任.
--
FROM 121.69.106.122
他自己操作失误还要怪系统吗?
你怎么就知道没有风险设计?没有无风险的系统。而且风险设计是必须考虑风险收益比的。一出事就喷,这是现在最普遍的毛病,似乎出个事就万恶不赦。还是那句话,不干活才不会出事。出事了之后要理性分析。
现在站台工作人员做的操作,就是特定的人工干预。他们是现场人员,了解现场情况,他们当然最有权作出人工干预。现在他们干预出错了,首先是工作水平问题,也可以引出到管理和培训以及日常演练。至于流程,当然也可以检讨。但是如果流程过于复杂,又可能导致效率太低,这点需要权衡。
上海地铁要反思的是为什么总出这种事,而全国其他地方却很少,至少从公开报导里基本没有。这个是需要全面清理的。现在国内的地铁的设计方案其实是相当统一的,上海的站台门系统到底和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的意见最大,人是打开了屏蔽门救人.可没有让车开走的意图.
: 按照安全准则,出故障后,列车开走需要经过特定的人工干预的许可后才能放行,而不是屏蔽障障碍没有了就可以自己跑.
: 上海这个所谓的自动驾驶,不是'完全没有风险',而是完全没有风险设计,风险是100%.
: ...................
--
FROM 121.69.106.122
你那几个判断,拿出点证据来,别上来就狂喷
【 在 pinggu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工干预没有错.屏蔽门夹人当然得救人,当然得打开屏蔽门.
: 自动驾驶系统不能自主进入故障保持状态,是最大的过错方.你咋不设计成需要'特定的人工干预'--全市拉闸停电它才不自己跑呢?
: 没有无风险的系统,但是上海这个自动驾驶系统是纯危险系统,没有任何安全设计.
: ...................
--
FROM 121.69.10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