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儿时的国外巧克力
80年代初末到90年代初,我们家小城市,和大姨每年冬天互相寄东西,我们寄自己做的腊肉腊肠,大姨在北京,寄大城市才能买到的肉松和巧克力,别的不记得,我只记得这两样,肉松拌饭真的很好吃,现在还可以吃到肉松,感觉和记忆中的味道一样,那时候觉得巧克力真好吃
大姨寄来的箱子都是破的,里面东西少了很多,妈妈说被车站工作人员顺手揩油一些,那时候是通过火车托运过来的
现在更喜欢吃黑巧,不喜欢牛奶巧克力了
人的口味会变化,即使是打开一袋巧克力,吃第一块和弟三块的感觉也不同,何况过很多年
【 在 Terminal1234 的大作中提到: 】
: 80年代,我爸爸有几个国外专家朋友,来过我家3次,每次都带来巧克力和茅台酒,茅台酒作为小孩子的我没兴趣,但巧克力实在太香了。最内层包装巧克力的是很薄的那种锡纸,记得好像是银白色,锡纸都巨香无比。装巧克力的铁盒子,也在我家存放了很多年。那个巧克力的味道永远留在了记忆中,成年后不管国内国外都买过巧克力,想找到小时候的那个味道,但是香气的浓郁总差一点,再也不是儿时的味道了~怀念~
--
FROM 122.107.68.*
人的口味应该和基因有关,小孩一岁多的时候,爬上桌子抓住桌上的无盐黄油狂吃,我觉得没啥味道
--
FROM 122.107.68.*
您说的应该是瑞士莲把
【 在 pari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有类似经历,我爸丛国外带回来的,每颗有半个乒乓球大小,丛那以后,再没吃到过好吃的巧克力
: 德芙、费列罗之类的,感觉嚼蜡一般
:
: ...................
--
FROM 122.1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