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追忆我认识中的俞孔坚先生
昨天听到先生在巴西因飞行事故遇难的消息,很是震惊,经多方确认后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可能随着年龄渐长,经历身边的生死也渐多,还是有些怅然。
我不算是先生的学生,但先生确确实实地是我的老师。我从飞机改行学生态,多少受了先生的影响,我觉得自己的浪漫主义多少和先生的理念有些相契。因为同在一个学院,自然而然地选修了先生《生态规划》的课程。
先生在规划中很重视现场踏勘,觉得那是与自然的对话。课程期间,恰逢土人承接了温榆河生态走廊规划的项目,所以,周末先生组织班上的学生从燕园出发沿着河道骑行,一路骑到通州,作为规划的准备活动。四十多人,蔚为壮观,大家一同欣赏沿途的春色,谋划北京城北这条母亲河该有的样子,构思回应各种生灵对这条河流的期盼……暑期,又组织班上的学生沿着京杭大运河从北京一路骑行到杭州。我因为自己课题有野外作业的安排,很遗憾没能参加,但我想,这趟运河之行必是参与者人生中值得来回翻阅的记忆。
毕业后我做过很多工作,当然也真切地圆了自己规划师的梦想。在房地产最火热的时候,有幸担纲了千亩大盘的景观总体设计。因为项目定位本来就比较高,给了我很大的发挥空间。其中对80亩自然水体基本尊重原貌的改造,自然地形和原生树木的总体保留,本土植物为主的园林绿化安排,别墅区“窥视者”地位的构思,都或多或少地有先生规划理念的影子。特别是我以别墅区近乎减少8%产出的代价来保持总体景观设计理念,顶住压力说服决策者的很多理由,都受到了先生的影响和启发。销售结果支持了我的坚持和决策者的取舍。这是我唯一参与也是主持的一个房地产项目景观设计,我觉得作为一名设计师已经没有遗憾了,然后就换了新的赛道。
若干年后我又有和先生合作的机会。先生问我干得好好的为什么改行,我说我就是喜欢全新的自己。先生说,也好,只是时刻不要忘记规划的根基,是与自然的对话,生活也是一样,要听从心底的声音和呼唤。赠送了我《回到土地》等一些著作。
望山得水,是先生对理想人居的一个概括。我想,估计先生小时候也是我一样的农村野孩子,融入并爱上这个世界,并努力让更多的人享受这样的世界。虽然,在学界,有一些声音在干扰、阻挡,但我相信这是光射来的方向……
最后,为先生写一副挽联。
斯人去也。惜乎雄图伟愿,血脉以讬,终归大地;
有梦来兮。释然异域家邦,精神所在,便是桃源。
愿先生执着追寻的桃源终成现实,那是望山得水的地方。
--
修改:ahhoo FROM 120.227.204.*
FROM 223.157.217.*
原来你也在这里……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原来你是北大的
--
FROM 223.157.217.*
哈哈,我家领导说,你就是狗熊掰棒子。
我说,换不了老婆,只好换工作啊,时时都在尝鲜……
她对俩宝说,你爹,就是个大鱼老爸,他的故事,不能全信,也不是全假……
【 在 pangpang28 的大作中提到: 】
: 居然做过景观设计,你的履历真是丰富。
: :昨天听到俞孔坚先生在巴西因飞行事故遇难的消息,很是震惊,经多方确认后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可能随着年龄渐长,经历身边的生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57.217.*
才发现,挽联誊抄错了……
【 在 bajie0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运河之行, 赞挽联 !!
:
--
FROM 223.157.217.*
相关的群当然可以转,又不是背后说人坏话:)
【 在 usefu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可以转到群里吗?
--
FROM 120.227.204.*
太遗憾伤感了,先生的“生态A@q格局”从细微的声音,到逐渐被z流接受,意义和价值是重大的。
【 在 usefull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是我老乡,甚是惋惜
--
FROM 120.227.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