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郭璞(晋代)为此作注时说:“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 这是目前可见的、关于女娲“人面蛇身”的最早明确注释。
汉代画像石/画像砖: 在河南、山东、四川等地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画像石。其中,伏羲女娲交尾图是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典型特征:
人首: 伏羲和女娲通常戴着帽子(伏羲)或发髻(女娲),面容清晰,是人形。
蛇/龙身: 他们的身体是交缠在一起的蛇身或龙身。
手持规矩: 伏羲通常手拿“矩”(木工用的曲尺),象征划定方圆、建立秩序;女娲手拿“规”(画圆的工具),象征创造生命、制定法则。这代表了他们对天地秩序和人类文明的贡献。
日月星辰: 有时伏羲身边有太阳(日轮),女娲身边有月亮(月轮),象征着他们阴阳调和、化生万物的宇宙论意义。
下方子孙: 有些画像的蛇身下方,还有许多小人,象征着他们繁衍了人类。
--
FROM 120.23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