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安世的脱钩没有什么技术性障碍
从专利行业看,母公司和子公司必须要有专利所有人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专利。
安世荷兰如果出通告不允许使用的话,子公司是不能使用专利的。
不过细节要看合同怎么签署的
【 在 hoth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安世
: 法院又没有剥夺使用,从各方面讲都没必要放弃
: 先看谁能生产出产品,谁说话就硬气
: ...................
--
FROM 114.252.3.*
出这招,为难的不是闻泰,为难的是大众等一众客户
他们选择
A有名义上品牌,但无商品实物;
B有100%合格的商品,但品牌被撤销了
客户自己选呗。 甚至可能更糟,不买了。则安世必死
公司最大权力在股东,即便在不合法的判决里,闻泰也是被暂时剥夺1年
如果荷兰任命的那个ceo,如果敢这种决定,那就是彻底撕破脸。
【 在 Scolesa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专利行业看,母公司和子公司必须要有专利所有人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专利。
: 安世荷兰如果出通告不允许使用的话,子公司是不能使用专利的。
: 不过细节要看合同怎么签署的
: ...................
--
FROM 120.244.54.*
年底就是剩下一个多月?关键是晶圆是谁生产设计的,没有对应设计咋对接,都是空谈吧
【 在 hoth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谁动作快
: 国内安世 已经说了,存货可以到年底,然后换对接12寸晶圆
: 荷兰安世加油
: ...................
--
FROM 183.15.177.*
车厂没啥难受的,车厂的芯片囤货应该能坚持半年左右,在这期间内,安世应该能做到封装厂的切换。
【 在 hothail 的大作中提到: 】
: 出这招,为难的不是闻泰,为难的是大众等一众客户
: 他们选择
: A有名义上品牌,但无商品实物;
: ...................
--
修改:lxku FROM 114.242.9.*
FROM 114.242.9.*
没问题啊,那就公司去搞母公司和子公司好了,总之都是100%控股的,理论上罚款不就
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另外母公司可以宣布注销子公司,对吧,而且那个不得转移资产和知识产权的约定期是
五年,已经过了。
【 在 Scolesath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专利行业看,母公司和子公司必须要有专利所有人的允许才可以使用专利。
: 安世荷兰如果出通告不允许使用的话,子公司是不能使用专利的。
: 不过细节要看合同怎么签署的
: ...................
--
FROM 202.38.75.*
编都不看新闻么,大众德国工厂不算车厂?
技术比拼是最希望看到的,双方都努力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厂没啥难受的,车厂的芯片囤货应该能坚持半年左右,在这期间内,安世应该能做到封装厂的切换。
--
FROM 120.244.54.*
是不是空谈不知道,拭目以待吧
这是官方消息,他们自己说的
【 在 hh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底就是剩下一个多月?关键是晶圆是谁生产设计的,没有对应设计咋对接,都是空谈吧
:
--
FROM 120.244.54.*
杀农哥又来杀人了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噻,你们在做什么梦呢?国内的封装厂居然想和荷兰的芯片设计公司竞争一下,呵呵
: 你们这些人不许绑架国内的爱国热情,不许你们代表民族说话,你们是中国最落后的人,被洋鬼子干死都是活该。
--
FROM 111.198.24.*
【 在 mws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得同意你一次,话糙理不糙
: ps,连安世这种低端货都能掐脖子,可见兲潮的IC有多么羸弱
:
又拿出圆珠笔滚珠这套说辞了,搞不好这次又给国外干破产。
--
FROM 114.246.236.*
【 在 Prime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安世的晶圆产能目前都在欧洲,封测70%在国内,30%在东南亚,但他50%的市场在国内
: 总有人说重新认证需要花时间,其实也没啥问题:
: 1. 欧美车企对质量要求严谨,安世荷兰只要把东南亚的封装产能再提高20%就足够满足欧美市场了,而且晶圆不变,封装只是扩产能,重新验证还是比较容易的,风险不高
: ...................
--
FROM 14.1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