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全球首颗!上海复旦团队研制全新架构闪存芯片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加载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存储技术面临速度与持久性难以兼顾的瓶颈,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主流CMOS工艺芯片表面看似平整,实则微观起伏显著,如同从太空俯瞰上海,细节处高低错落,二维半导体如同一层薄膜覆盖其上,如何使其适应硅基表面的不平整度,是技术落地的关键难点
历经五年探索,复旦大学周鹏与刘春森团队通过器件设计与集成工艺的协同优化,最终实现二维材料与CMOS衬底在原子级尺度的紧密贴合,芯片良率突破94%,远超集成电路制造89%的行业基准。该芯片作为全球首个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性能已超越当前主流闪存技术,标志着混合架构从理论迈入工程化阶段。
今年4月,复旦大学周鹏与刘春森团队已在《自然》发表“破晓”二维闪存原型器件研究,实现400皮秒超高速非易失存储,创下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的最快纪录,为算力提升奠定底层原理基础。然而,从原理突破到规模化生产,仍是团队亟需攻克的核心挑战。
目前,团队已完成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关键跨越,下一步将建立实验基地,联合产业机构推进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计划在3至5年内实现兆量级集成目标。
--
FROM 183.255.219.*
10月8日新发明,需要几年后量产?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加载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存储技术面临速度与持久性难以兼顾的瓶颈,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 主流CMOS工艺芯片表面看似平整,实则微观起伏显著,如同从太空俯瞰上海,细节处高低错落,二维半导体如同一层薄膜覆盖其上,如何使其适应硅基表面的不平整度,是技术落地的关键难点
: 历经五年探索,复旦大学周鹏与刘春森团队通过器件设计与集成工艺的协同优化,最终实现二维材料与CMOS衬底在原子级尺度的紧密贴合,芯片良率突破94%,远超集成电路制造89%的行业基准。该芯片作为全球首个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性能已超越当前主流闪存技术,标志着混合架构从
: ...................
--
FROM 183.255.219.*
颠覆性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用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加载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存储技术面临速度与持久性难以兼顾的瓶颈,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
: 主流CMOS工艺芯片表面看似平整,实则微观起伏显著,如同从太空俯瞰上海,细节处高低错落,二维半导体如同一层薄膜覆盖其上,如何使其适应硅基表面的不平整度,是技术落地的关键难点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124.200.33.*
别的不知,但是复旦在我们这个行业口碑很差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加载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存储技术面临速度与持久性难以兼顾的瓶颈,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 主流CMOS工艺芯片表面看似平整,实则微观起伏显著,如同从太空俯瞰上海,细节处高低错落,二维半导体如同一层薄膜覆盖其上,如何使其适应硅基表面的不平整度,是技术落地的关键难点
: 历经五年探索,复旦大学周鹏与刘春森团队通过器件设计与集成工艺的协同优化,最终实现二维材料与CMOS衬底在原子级尺度的紧密贴合,芯片良率突破94%,远超集成电路制造89%的行业基准。该芯片作为全球首个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性能已超越当前主流闪存技术,标志着混合架构从理论迈入工程化阶段。
: ...................
--
FROM 183.46.167.*
是的,
再者,高校的东西,
别太当真,
【 在 il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的不知,但是复旦在我们这个行业口碑很差
:
--
FROM 114.246.238.*
在计算机/电子信息行业,高校的“成果”一概扔垃圾桶就行了,一个误伤也不会有
当然了,中国高校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对数据加载速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存储技术面临速度与持久性难以兼顾的瓶颈,这一困境有望被打破。10月8日,复旦大学科研团队宣布成功研发出全球首颗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芯片,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
: 主流CMOS工艺芯片表面看似平整,实则微观起伏显著,如同从太空俯瞰上海,细节处高低错落,二维半导体如同一层薄膜覆盖其上,如何使其适应硅基表面的不平整度,是技术落地的关键难点
: 历经五年探索,复旦大学周鹏与刘春森团队通过器件设计与集成工艺的协同优化,最终实现二维材料与CMOS衬底在原子级尺度的紧密贴合,芯片良率突破94%,远超集成电路制造89%的行业基准。该芯片作为全球首个二维-硅基混合架构闪存,性能已超越当前主流闪存技术,标志着混合架构从理论迈入工程化阶段。
: ...................
--
FROM 114.25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