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为什么会容忍纯粹造谣抹黑的帖子?
菊花遥遥领先3nm了?都在基于事实,你却在这里造谣抹黑
【 在 liangjiahe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管看法如何,总得基于事实
: 为啥明显造谣抹黑的帖子可以明晃晃的存在?
--
FROM 117.134.13.*
没说啊,所以问题是大家都有的3nm就华为没有怎么敢自称遥遥领先?
【 在 tianyalaike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说自己搞出3nm了?你贴一个呢
--
FROM 223.104.41.*
2025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抛出了一连串令人咋舌的数字:华为Atlas 950 SuperPoD相比英伟达NVL144,规模大56.8倍、算力高6.7倍、内存容量大15倍、互联带宽高62倍……简直是“吊打”英伟达,妥妥的“遥遥领先”
消息一出,网络舆论立刻沸腾起来,很多人兴奋地认为华为已经在全球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实现逆袭,超越了英伟达。
我们拆解一下这些数字,分清“单个芯片性能”和“集群总算力”之间的区别,理解“领先”的真正含义。否则,很容易被表象带偏,把规模扩张当成了核心技术突破。所谓算力(Computing Power),其实就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就像汽车的马力,或者工厂的产能。人工智能的大模型训练,需要进行天文数字般的浮点运算(FLOPs),算力越强,模型训练速度就越快,处理数据的能力也就越强。
算力的计量方式,通常是浮点运算次数每秒(FLOPS)。比如:1 TFLOPS = 一秒钟完成一万亿次浮点运算;1 PFLOPS** = 一秒钟完成一千万亿次浮点运算;1 EFLOPS = 一秒钟完成一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所以,算力听上去很炫,其实就是电脑“计算有多快”的量化指标。大模型动辄需要万亿亿次运算,如果没有足够的算力支撑,就好比用算盘来算宇宙航天数据——根本跑不动。
徐直军公布的那串数据,本质上是一个“大拼盘”式的对比:
规模大56.8倍:指Atlas 950 SuperPoD集群里塞进的AI芯片数量,远远多于英伟达NVL144。
总算力高6.7倍:因为芯片数量庞大,所以整体的计算能力总和,自然就比英伟达的单个系统更大。
内存容量高15倍:同理,多芯片叠加,内存容量自然水涨船高。
互联带宽高62倍:华为的CMA互联技术,带宽做得更宽,从而让这么多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更顺畅。
【 在 MachvPicchv 的大作中提到: 】
: 华为说他芯片遥遥领先了?贴出来
: :
--
FROM 117.134.13.*
徐直军视频没找到,给你一个余承东的视频证据。
余承东:我用麒麟芯片,我摊牌啦!性能提升36%,遥遥领先!
bilibili.com/video/BV1XHa1zmEfx/
【 在 MachvPicchv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说徐直军有没有说遥遥领先几个字?有没有说吊打几个字?
--
FROM 117.134.13.*
就mate60上市那会啊,老任还不让余大嘴碰汽车,大嘴听了吗?
还啥时候,以前吹的少,现在比以前吹遥遥领先吹的更多了。有人统计过,华为平均一场发布会有二十多个遥遥领先。实际情况现在华为啥都是落后,没有一个遥遥领先,产品上面遥遥落后。
【 在 MachvPicchv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啥时候的事,你不知道余大嘴都被老任批评了?
--
FROM 117.1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