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龙们,你们是怎么记得住Linux这么稀奇古怪的命令行的?
我的想法是做个H5的页面,其实本质上就是做个APP,但我不喜欢APP,更倾向于做成mobile h5 page,这样手机可以用,pc也可以用,还可以到处放个pad作为终端,比如储物柜附近放一个。
使用的时候用拍照录入,语音描述meta data。后续每次有变化都做个类似的动作。反正一般涉及变化的前提是你得先找到那个东西,为了查询大概率手机已经抓在手上了,那么做一次变更记录也是顺便的事情。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玩意关键不是一次性工程,难得地方在于后续变化的记录,太麻烦
:
--
FROM 114.222.222.*
确实电子化简化了很多事情,但如我所说首先要能电子化,其次个人的电子化行为也并不高效,除了私人信息,大部分笔记记录的东西都不如搜索引擎有效。
人脑的记忆规模极其庞大,不用担心存不下。对我自己也没任何影响,我一直是每天至少要睡8小时的状态,并且这对我来说还算是睡眠偏少了,条件允许最好是能睡10小时...
【 在 anhnmncb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笔记要电子话,检索都不是事了。
: 话说你这样强大的记忆力,对你的生活和睡眠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啊……
:
--
FROM 114.222.222.*
我的密码是19位的...
不过密码这种基本上是形成肌肉记忆了,谈不上记忆力。
我说的是比如看文章看到一个数字,比如87.53这种...过了一年也记得...
当然87.53这个例子不太好,毕竟是个热点事件经常看到就是了...
【 在 DreamDream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用进废退我是经历过的,有一段时间觉得记忆力衰退,rsa那个token
: 需要输入8位数的动态密码,每回都要分两段录入。后来觉得不行
: 强迫自己记住,一次录入,习惯了也就好了,然后也不觉得记忆力衰退了
: ...................
--
FROM 114.222.222.*
那个所谓的人脑只开发了10%的传言吧。具体数字是普通人只开发了6-7%,爱因斯坦开发了10%。初中的时候我是信的,现在嘛...
ssd长时间不用会蒸发的,tlc我实际测过放置3年不用,数据都在,但首次上电硬盘性能极低,大概只有2MB/s的读写性能不过把整个硬盘用dd读一遍之后性能就恢复正常了,所以肯定是发生了部分的数据蒸发现象。人脑当然也有类似的情况,其实重要的不是怕忘记不起来,而是我印象深刻的记着一个错误的事实。这种例子我遇到过,但不多,目前为止也就几次。
我确实准备搞数字化,把很多东西都管理起来。主要不是因为我记不住,主要是现在我成为了人肉数据库,很多人都来问我就很烦。
【 在 anhnmncb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之前看到说好像人脑一辈子能用10%就很厉害了(你看这个10%我就是瞎猜的,完全不记得具体数字了),像你这样,关键是能给大脑建立索引,能从索引找到大脑深处储存的信息,可能一般人没法有效的建立索引,信息都丢失在脑海中了。
: 记得在哪看过SSD如果18年不用(18也是瞎猜的),就会丢失数据了,人脑也一样吧,即使建立了索引,如果某个索引好多年不用,一样会消失吧。即使不消失,日常生活磕碰几下记忆产生错位,时间久了越错越多^^
: 所以你还是赶紧把记住的东西转到硬盘上吧,哪天头磕一下索引都乱了就麻烦大了^^
: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2.*
FROM 114.2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