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短促突击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短促突击”这个词,印象中这个是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年李德下台的主要罪状,不过看近年来拍的战争影视片,使用短促突击的战术还是挺多的,包括最早期的淮海战役中的碾庄阻击战,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以及之前的亮剑,长津湖,还有现在的志愿军松骨峰,及铁原阻击战,无不用到了这一战术,这个战术其实没啥神秘的,就是把敌人放近了打,像正在热映的志愿军2,几乎是放到了十米内才开枪,所以中国人还是应该感谢李德,是他把这个战术带到了中国,作为防御战术的杀伤力还是很大的,只不过一场战争如果只有防御,那就悲剧了。
--
修改:klbs FROM 120.244.136.*
FROM 120.244.136.*
有东风快递前线就不需要堆人头了,短促突击其实换一个词意思也是一样,但是给人精气神会大不一样,就是近战接敌,敢于近战,一是需要大无畏的勇气,二是,只有近战了,对方的炮火也就伤不到自己了,三是,近战的杀伤力及效率都是最大的,距离近敌人无法隐蔽,当场就能打倒好几排,没打到的也不容易跑回去。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志愿军2有一部分是火力不足的原因吧
: 火力充足,干嘛十米啊
: 东风快递点多给力啊
: ...................
--
修改:klbs FROM 120.244.136.*
FROM 120.244.136.*
189师上去了9000人,最后下来的好像只有700多人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纪录片,实际比电影残酷太多了………
: 63军在粮食、弹药都匮乏,在范弗里特弹药当量的情况下
: 太不容易了
: ...................
--
FROM 223.104.41.*
我昨天看了那个发明三朵花战术迷彩的郭恩志,当时是188师的一个连长,这个连最后有16个人幸存下来了,郭回国后经过迭次升迁,还当了188师师长。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纪录片,实际比电影残酷太多了………
: 63军在粮食、弹药都匮乏,在范弗里特弹药当量的情况下
: 太不容易了
: ...................
--
FROM 223.104.41.*
应该是出国前14000人,这个是满编人数,我记得188师下来的时候是不到3000人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14000人,伤亡11200人,仅仅幸存2800人。
: 189看完了,等把小的伺候睡觉了,再看188。
: :189师上去了9000人,最后下来的好像只有700多人
: ...................
--
FROM 120.244.136.*
嗯嗯,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40多人的连队,牺牲16人,击敌800多人,抵挡了一个加强团的13次攻击,并成功突围。版大数据有误
: :我昨天看了那个发明三朵花战术迷彩的郭恩志,当时是188师的一个连长,这个连最后有16个人幸存下来了,郭回国后经过迭次升迁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4.136.*
是啊,只有一个局部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纪录片,觉得志愿军二有点扯了
: :嗯嗯,还是有点难以置信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4.136.*
平均30分钟一个据点,硬推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局部的局部,电影里的堑壕战只在前面两天管用,美国吃了亏就上了凝固汽油弹,不敢想,太残忍了
: :是啊,只有一个局部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0.244.136.*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啊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30分钟一个点那是189,飞舞的链条。
: [upload=1][/upload]
: :平均30分钟一个据点,硬推
: ...................
--
FROM 120.244.136.*
就看你的描述
【 在 lilyturf2024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据点指啥?我还没有理顺几次高地战和堑壕战的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是有些其实是
: 同步的?我看不是说美国人每次都要把公路周围清理干净才会前推吗
:
: ...................
--
FROM 120.24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