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万章问曰:“宋,小国也。今将行王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
: 孟子曰:“汤居亳,与葛为邻,葛伯放而不祀。汤使人问之曰:‘何为不祀?
: ’曰:‘无以供牺牲也。’汤使遗之牛羊。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汤又使人问之曰
: ...................
这个不说明问题。
还是钱穆的考证,孟子来到宋国是在B.C.328年宋君偃称王稍后的
时间,传说宋偃王在位四五十年,到B.C.286年齐灭宋是还是他在
位,那么孟子赴宋应该是宋偃王年轻时代;可以猜测,当时宋偃
还年轻,正想整顿内政积蓄国力,所以才有“行王政”的宣传放
出去,招揽士人和百姓。《孟子》里的“齐楚恶而伐之”和后来
齐楚魏联兵灭宋隔了整整四十年。在四十年里,宋偃王由年轻时
候的“仁义”,到中年的自大和横挑强邻,最后转入老年的昏庸,身死
国灭,是很自然的事情。
作为一个旁证,孟子入宋后就发现宋偃王对仁政缺乏诚意,不采纳
其主张,于是孟子离回邹。这好像也是钱老自己考证出来的吧?
--
FROM 222.6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