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年代,多事的中苏边境
中苏之间的边界问题及出现的武装冲突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上的领土争议,
是沙皇俄国侵略中国造成的遗留问题。这一问题在20 世纪60 年代后期激化,恰恰又是中
苏由意识形态对立到国家关系恶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中国与前苏联的边界分东西两段,全长7300 公里。是沙皇俄国炮制的19 个不平等条
约强加于中国的。1840 年鸦片战争后,沙皇俄国利用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和边界守备空虚,
乘英、法等国侵华之机,以武力入侵和外交讹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将原属于中国的150 万平方公里
土地划归俄国。尽管俄国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曾发表对华宣言宣布:“放弃
沙皇政府从中国攫取的满洲和其他地区。”但当时中国国内军阀割据,中国的边境还在日本
和沙皇白卫军占领下,列宁的承诺无法兑现。列宁去世后,这些承诺均化为泡影。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结成了战略同盟,也曾度
过一段“蜜月”。但苏联对兄弟党表现出盛气凌人的“大国沙文主义”态度,引起了毛泽东
强烈反感。1958 年4 月,毛泽东拒绝了苏联要求在华建立“联合潜艇部队”和长波电台的
要求,使赫鲁晓夫怀恨在心,翌年便撕毁向中国提供技术援助的协议。1960 年突然召回在
华的全部专家和终止数百项经济技术合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继续奉行敌视中国的政策。
为了进一步对中国施压,开始在边界上不断制造事端。他们枪杀我边民,劫持我牛羊,甚至
利用中国暂时的经济困难,在新疆地区制造民族纠纷,煽动大量边民外逃。
当时中国虽然在政治上“反修”,却不愿意因边界问题进一步恶化国家关系。在中国倡
议下,1964 年2 月两国在北京举行了边界谈判。中方指出,应分清历史是非。清政府和沙
皇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不平等的!但考虑到历史原因和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中方愿以那些条
约为基础,全面解决边界问题。苏方却傲慢地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双方谈判出现严重分
歧。
根据《中俄北京条约》,中俄东段边界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为界。按照国际通行规则,
在两国划定边界时,山界应以山顶部中心骑线点划分;河界应以水流最深处(即主航道中心
线)划分。主航道中心线所在国一侧岛屿归该国所有。但当时的苏联政府根本无视这一国际
准则和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早已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划归自己的内河。他们不仅将江上
1000 多平方公里面积的800 多个岛屿划为己有,而且开动宣传机器大肆制造中国好战形象。甚至不顾历史事实,硬把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强占的中国领土说成“历来属于苏联”;说黑龙江流域是“俄国移民开发的”;并狂妄地宣称中国北部边界是以“长城为标志的”;还别有用心地说“中国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都不是中国人”……面对苏联这种蛮不讲理、咄咄逼人的嚣张气焰,毛泽东主席决不示弱,更何况边界问题关系到江山社稷,在原则问题上,毛泽东不会温、良、恭、俭、让!他以无产阶级政治家的胆略,从始至终关注着这场边界斗争。
【 在 freeguy (升官发财大西域) 的大作中提到: 】
: 摘自《往事不忍成历史》
: 作者:阎明
: 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和建国后的几次边界自卫反击战(中印、中越)相比,珍宝岛战斗规模不大,时间不长。但这一事件的战略规模之大,耗费之多,对国内的政治、经济的影响之深却超过了建国后历次军事斗争,是一场真正的战争较量。军事评论家认为,珍宝岛冲突是二战结束后,
: ...................
--
FROM 211.162.3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