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讨论林彪是不是反对中美接近吧,这个比较有意义
吴法宪是这么说的:
“这里我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有一些人说,林彪和我们是因为反对和美国改善关系、反对中美建交而投靠苏联的。这个说法没有任何根据,也是不符合客观历史事实的。据说毛泽东一九七二年会见尼克松时曾经说过:“我们国内有人反对和你们谈判,这个人现在见上帝去了。”很显然,毛泽东这里指的是林彪,但他的这种说法,是极不负责任的。
事实上,在整个中美关系转变的过程中,林彪除了同意毛泽东的意见以外,没有说过任何其它的话。当时,为了庐山会议的事情,林彪自己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有精力去反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呢?
据我了解,在国家不受到直接威胁的情况下,林彪是不主张和美国直接对抗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一九五O年在决定出兵朝鲜问题上,林彪的态度是消极甚至是反对的。本来,他是率领军队入朝作战的最合适人选,但是林彪的态度是消极的,毛泽东只好去请彭德怀出山。在毛主席亲自批示的“中发一九七一年五十七号”文件中指出:“在是否出兵抗美援朝的问题上,林彪伙同刘少奇反对毛主席抗美援朝的主张。”
与之相对应,在当时国家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林彪是坚决主张防范苏联的。自一九五九年林彪接任国防部长、主持中央军委工作起,中苏两党的关系便逐渐破裂。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向中蒙、中苏边界调兵。考虑到这一情况,林彪首先向党中央提出建设“三线”的建议。这个问题正合毛主席的意思,所以为毛主席和党中央所采纳。第二、一九六O年到一九六二年,在林彪的主持下,军委研究部署了在北方的防御体系。把重点战略防御目标从南面防御美、蒋转到了北面防御苏联。第三、为了防止苏联方面的核突袭,以及苏联机械化作战的强大实力,林彪考虑了一套“山、散、洞”的构想。即靠山、分散、洞库隐蔽的防御作战方案。这个设想,当时得到毛主席的大力支持。
所以,说林彪和我们反对中美关系的改善,这是凭空转嫁,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我快速扫描了一下李作鹏和邱会作的回忆录,没有提过这个话题。如果有版友发现了,欢迎指正。
所以,目前可以说,一,认为林彪不反对中美接近在林彪阵营里头也是孤证;二,吴法宪的论证是没有证据证明林彪反对过。
但是证据是有的。主席跟尼克松的谈话,这个吴法宪不承认。
这里有人写书,说林彪说过周公跟美国人接触要倒霉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xiandaishi/detail_2013_09/07/29403405_0.shtml
还有人写书,通过主席跟林彪当时给越南人的不同建议,分析林彪是间接反对中美接近
http://book.people.com.cn/n/2012/0703/c69398-18435597-1.html
当然,目前最直接的证据就是主席自己的判断,他不仅跟尼克松说过,跟越南人说过,跟法国外长舒曼也说过
70年底斯诺访华,只见了主席跟周公,虽然跟主席林彪有国庆节天安门共同亮相。斯诺没见林彪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周公拦着:
http://epaper.bbnews.cn/shtml/hhck/20141208/300240.shtml
另一种是网文说主席让林彪见被林彪顶掉了。
不管怎么说,主席邀请斯诺访华是明显的释放中美和好的信号,当时美国人看不懂,中共高层应该是很清楚的。林彪没见斯诺,至少可以说明他对中美接近不积极不热衷。
【 在 enz (2016.2.29已过,十二年了......) 的大作中提到: 】
: re文多了,你忘了开头了。我没有说吴法宪回忆录都能靠得住。乒乓外交的时候,林彪自身难保,而且林彪很少掺和外交,说是林彪反对中美接近,没有道理。太祖那一句话,并没有别的证据。这点,吴法宪说的没有问题。
: 再回到原来的re文,太祖决策乒乓外交风险很小。即使出了问题,攻击的矛头也会指向周恩来。至于林彪在庐山上以及下来之后的迹遇,还是证明了太祖的超然地位。
: 至于你说当时代表团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不怕死肯吃苦,我保留自己看法。
: ...................
--
FROM 222.76.1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