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并不认为方法、手段、细节这些东西不重要,我只是说:这些东西在马克思的理论
体系当中没多少地位。他是个学者,感兴趣的就是揭示规律形成理论体系。他观察社会的
视角、研究方法和很多基本观点,在当今和未来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极具历史意义
但是就指导所谓“改造社会的具体实践”来说,这并不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长处所在,他
在这些部分着力也不多,很多都是泛泛而论大而化之,可操作性相当差。比如公有制的计
划经济怎么保证效率怎么保证决策合理,又比如政治结构怎么保证主权在民而不发生官僚
集团反客为主的情况,这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最需要明确的东西,马克思都没有详细阐述
,他的主要兴趣也不在这里,所以后人被迫不断的打补丁,甚至不断的重新定义和修正
就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我觉得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强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尤
其是前述比较粗疏模糊的部分,用于指导具体而微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理论中不足之处
由掌权者加以补充和解释(这就引入了掌权者见识不足、向眼前利益妥协和夹带私货等等
问题)。二是作为一个学派本身,马克思主义没有得到健康的后续发展,被教条化经院化
,失去了学术活力
另外有个细节,市场经济会导致阶级分化,计划经济就不会吗?也会的。社会分工不同,
政治经济待遇随之不同,权力托管造成受托掌权者能够借此自肥,久而久之,同样会形成
既得利益集团,只不过这种阶级分化是隐形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敢公开宣扬自己的优势地
位而已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你的一个思想,或者说潜在观点,我不认同——就是理论核心,
: 方法不那么重要。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对重理论轻方法。说起来
: 也很简单,学术研究是重理论,但实践必须重视方法。比如说前面多次提到计划/市场
: ,
: ...................
--
FROM 124.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