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说的文官制度,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秦汉官僚制度,是可以不依赖于儒家而存在的。
它们的教育基础,是“以吏为师”。
2-秦汉官僚制度本身不强调社会等级和秩序,尤其不强调等级。
3-如果你没有意见的话,那么秦汉官僚制度不会天然地导致选拔制度向儒家靠拢,
那么儒家的发展优势也不是官僚制度上来的。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倒觉得思想界的大统一是和政治上的大统一,以及文官制度的产生(自唐开始)而臻于完成的,和“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倒没什么关系。
: 维持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文官制度是必须的,这个现实导致了取士标准向儒家(倡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既定社会等级和秩序)靠拢。物质决定意识,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思想界的逐渐走向统一。这个过程,并不是哪个帝王能倡导、能决定的,没有焚书坑儒,一样会有同样的
--
FROM 123.12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