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轮子兵法 第一篇:倚多为胜4
那也仅仅是改善,没啥本质变化。
骑兵的优势主要是战役机动能力,没必要纠结在骑射上,满清重视骑射其实也只是提倡尚武精神的一种形式而已,并不是真靠骑射打天下,清军一直在火器化。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又产生了点想法。在Mount and Blade里面,骑射大部分的应用场合都是先用马的速度快速到达战场的某一区域,然后带住马,即使不让它停住也让它小碎步遛跶,这时候才张弓搭箭,去射杀某个表现活跃的Dark Avenger。少数时候,也有快速疾驰中射箭的例子,但比较上,命中率也
: 所以我想,这种先利用战马的速度快速机动,再让马的速度降下来实现一个比较好的射击平台,是骑射的常用模式。古代历史上的战例我不太了解,演义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黄忠就是用这个方法射伤关羽。
: 对于马背上的民族,这样的骑射应该不是很难吧。农耕民族应该是难以比肩其骑射技术的。
: ...................
--
FROM 202.106.68.*
这个差太远了,航母当年是新生事物,有无数可以完善的地方,骑射则跟冷兵器时代的步兵一样,早就达到极限了,不管是马还是人,这类平台的局限都很明显也很相近。而飞机那时候则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东西。
当然,如果抽象来看,骑射最后还是战胜了步兵,那是装甲时代的事情了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不一定啊。航空母舰诞生的时候,战列舰派不是说它搭载的轰炸机只是蚊子挠痒痒吗?结果又怎么样呢?骑射也是一个道理,提供了一个机动的火力投放平台,不是吗?
: 我只是好奇,如果骑射这么没有用,为什么能成为满清的祖训(不忘骑射)?
--
FROM 202.106.68.*
冷兵器条件下的极限,人和马,很容易达到的,寿命在那里摆着呢,马镫马鞍完善以后,投射骑兵的装备几百年也没有啥大的变化,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明军将领那是甲好,目标又大,挂的箭多而已,可不一定是射死的,就算是,八旗步甲也一直比马甲多。当然,步甲喜欢玩步射还是肉搏那不一定,起码提到八旗军不要觉得就是一堆玩骑射的。至于明军,人家玩上火器了,弓箭这种又土又需要一定技巧的玩意日益生疏是可以理解的...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骑射对汉人是比较难,但对自幼就在马背上生活的人,还是那么难吗?到达极限了?有文献资料证明吗?
: 看明史的资料,很多战役都是明军的战将身中数十箭而死(比如萨尔浒战役中的杜松、潘宗彦,北京战役中的满桂),难道都是满洲兵步射造成的?如果这样,为什么明军的步射手没有类似的战果?都是废物吗?
--
FROM 202.106.68.*
连环画里的英雄基本都是拜占庭骑兵式的全能型选手,也没强调他们骑射比步射还牛啊
明军将领经常有被射成刺猬状却仍能指挥作战的情况,不算差了,真搞一副铁皮罐头就一定爱穿么,搞不好溺死在哪个河沟里呢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也有些道理,但是总觉得有些难以理解。小时候看的连环画里面古代将军都是一边腰悬佩剑或腰刀,另一边则是箭壶,马上挂着雕弓和长矛。难道他们的雕弓和羽箭都是给下马步战准备的吗?
: 顺便说一下,明军将领的甲可不好,下面的材料摘自黄仁宇的《1619年的辽东战役》:
: ---
: 杜松矢中其首,潘宗谚矢中其背,是总镇监督,尚无精良之甲胄,况士卒乎?
: ---
: 附带一张连环画的截图,供大家参考。
--
FROM 202.106.68.*
所以说,骑兵的优势主要在于其机动性,骑射本身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上个周末战败回营,秣马厉兵,周一开辕门绰枪上马,返身再战。:-)
: 言归正传,周末回家查了一下书,发现还是有些关于骑射的资料的:
: 《袁崇焕传》(阎崇年)P69页,《满洲实录》“武讷格败觉华岛兵”图
: ...................
--
FROM 202.10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