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安史之乱后大唐衰落的原因
哪朝不是这样,要管理一个这样庞大的帝国,怎么可能亲自去啊。
哪个皇帝不是得利用各种势力互相牵制,这根本就是常态,不是什么权宜之计。
皇帝领兵才是权宜之计呢——无将(姜) ^_^
你的想法太偏离实际了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募兵是有困难,但唐朝的皇帝似乎根本没往这方面考虑,满足于利用宦官、
: 朝臣、藩镇等各种势力互相牵制。其实这种方法不过是权益之计罢了,解决
: 不了根本问题。
: ...................
--
FROM 202.205.10.*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是其他朝的皇帝都拥有对军队直接的权力,可以任意更换指挥官,
他们拥有这些权力是靠什么?是靠皇帝亲自领兵吗?显然还是靠各种力量互相牵制互相制约,这才是管理国家的办法。
: 唐朝皇帝能做到这一点吗?
: 没有这种权力,一个王朝灭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因为皇帝只能用威望而不是
: 实力来调动自己的部下,而中国古代社会还是凭实力说话的。
你所谓的威望是什么,实力又是什么?在制度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要控制部下不就是靠威望么,皇帝自己带兵不也是在培养威望么,无非是把对象从官员们变成底层士兵。要凭实力,皇帝还不得一个个都是项羽、吕布啊。
: 另:皇帝招兵有什么不对吗?朱棣、曹操、刘备、刘秀,到了那么高的地位,不还是
: 经常直接参与军事行动吗?
没有说皇帝领兵不对,只是说那是权宜之计,长久不得的。你说的这些人都是开创者,他们领兵不就是因为无将么,再说他们的地位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高,都是自己一步步爬上去的,自己不领兵咋行。但是只要当了皇帝以后,亲自领兵就不是常态了
--
FROM 202.205.10.*
皇帝怎么“直接”控制军队呢?
不依靠宦官,不依靠朝臣,不依靠将领,那皇帝除了自己上,还有什么办法呢?
那时候通讯又不发达,不象现在遥控这么方便,要皇帝“直接”控制军队,又不上战场,还不能依靠宦官、朝臣、将领,这样的军队能打仗?我看不迷路就阿弥陀佛咯
皇帝控制国家机器,自然得依靠宦官、朝臣、将领,一个个独夫能干啥?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说,forgauss说的并不是非得皇帝自己上战场。只是说,皇帝要保留有直接控制军队的能力,哪怕实际上他没有去使用这个权力。
: 唐朝后期,皇帝不仅没有使用这种权力,连使用这种权力的能力都不具备了,那才是问题所在。
: 我想,这样的解释可以令你满意吧?
: ...................
--
FROM 202.205.10.*
哦?那你举个例子,皇帝如何如你们所说的“直接”控制一支军队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激动,我说的话你好像没有看明白啊…………
--
FROM 202.205.10.*
命令下达给谁?谁来负责督促?谁来负责相皇帝汇报?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声明一点,forgauss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所以我说的只是我的想法。
: 直接控制,就是直接向这支军队下达任何命令,可以是行军、交战、后勤等等各个方面的命令。这个定义很清楚吧?
--
FROM 202.205.10.*
都一样,在军队,拥有和使用这种能力,都需要将领;在政府,拥有和使用都需要宦官和朝臣。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拥有直接控制军队的能力,和使用这种能力,这是两件事情。当然,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但是却不是充分条件。
: 明白?
--
FROM 202.205.10.*
好吧,就用你这个例子,先声明这不是什么抠边,很实际的东西
这个师长的确直接控制这个师,但问题是说的是皇帝控制,也就是说,皇帝下命令给这支军队,具体命令是给谁?应该是师长吧,如果有监军的话他也有可能。这个师长是不是将领?
如果不给师长,给他下面的人,那也得是旅长团长这些人吧,这些人是不是将领(级别低一点而已),然后由这些人去执行。
命令下得靠下一些,自然控制的力度要强一些,但效率就低得多了,真正在军队的管理中,有可能撇开将领直接控制军队吗?
放到政府里也一样。
所以说,皇帝就是要靠宦官、朝臣、将领这些势力的互相牵制来控制政权、军权,象他那样的“直接”控制是不现实的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就太抠边了。。。。
: 当然肯定有下属啊,比如说一个师的师长,当然有很多下属,很多具体工作需要他们来做。但是这并不表示这个师长没有直接控制这个师啊。
--
FROM 202.205.10.*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皇帝可以自己当师长啊:)他完全有这个权力啊。
没说不可以啊,但那是权宜之计,无将的时候采用,不是常态啊
: 正因为效率比较低,所以用得很少。但这并不是什么不现实不可能的事情。
拜托,这有点硬扛的意思了吧...
: 老蒋不是爱干这样的事情么:P
sigh...
: ...................
--
FROM 202.205.10.*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观点和你的一致,皇帝可以不直接指挥部队,但必须对部队拥有管理权和人事权。
: 简单的说就是,皇帝可以撤换军队的指挥官,可以直接对军队的战略方针下命令。
: 唐朝皇帝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具备人事权,即使征调节度使入朝,也不能决定下一任
: 节度使的人选。
sigh,名义上都有这个权利,可中央衰弱以后哪个朝代不是这样子,唐的情况突出一点而已。
: 当时唐朝面临的情况,除了重新募兵组成新军,已经没有别的办法收回军队的人事权了,
: 因为藩镇军队的中上层军官宁愿支持藩镇独立,而不愿受中央指挥。
说得容易,当时外地除了江南地区还照常向中央纳税、供应物资,各藩镇才不理你呢。中央的经济实力相对于整个藩镇体系来讲并没有优势,甚至还处于下风。这种情况下中央也不是没有建自己的军队,但一支强大的军队不是有钱就能有的,而新军的将领在掌握一定实力之后,又会成为新的藩镇,藩镇之所以顽固部分原因在于其可以世袭,于是又想用没有后代的太监去掌握新军,这样演变为新藩镇的危险没有了,却为太监专权提供了方便。
其实,关键在于藩镇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在中央和地方的权利分配上过于倾向地方,使得中央丧失了对地方的控制力,是分裂的源泉。经过五代十国的混乱人们才彻底意识到这点,到了赵宋削藩镇权力,才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当然,矫枉过正了)。
--
FROM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