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又感千年科举考
今天无意中看到一篇关于批判高考的文章,说什么高考是现代科举,考卷是当世八股,于
是又想起科举这个东西,因为对此批判的人实在是多了,所以想替它正正名。
科举前的举官制度有单让,世袭,孝廉,九品中正等,也许他们各有自己的特点,也许他
们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挥最大功效,但有两点是不能与科举同日而语的,首先,科举以前
的举官制度并非都是被举人本人努力可以得到的,至少大部分不是;其次,先前的制度中
自身勤奋通常是无用的,至少作用是不大的。而科举,改变了这一切。
美国人对自己的社会制度引以为豪的就是自身努力可以造就一切,科举也是如此,只不过
这种努力的成功几率小一些罢了,但我们应该承认,有相当部分人可以通过努力而成功,
绝大部分人是通过自身努力而得成功,而恰恰是自身努力得来的东西,才是最可珍贵的。
还是余秋雨先生说得好,千年科举,尽管其中夹杂着一些无聊和卑鄙的小人,但它的历史
功绩是首要的,那就是它造就是十万进士和百万举人,若是少了这些人,中国的封建史会
失去许多重要的部分。
--
FROM 211.89.253.100
埃,又是一个辩证法的绝对支持者。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特定空间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凡此种种
辩证法给我一个很奇妙的感觉,我们做一件事情,胜利了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的伟大
胜利,失败了更证明了辩证法的正确性,我不知说什么好,呵呵?!
说实话辩证法在我看来连错误都算不上,因为它没有意义,换句话说,它连错误都构不成
。
【 在 jiang2000 (委员长||天天向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科举在首创的时候没有人说什么不好的
: 为国家选择了更广泛更优秀的人才,就像李世民说得那样:天下英雄尽入吾毂
:
: 不过封建制度本身就决定了一个再好的东西也难免失去活力
: 因为它不需要什么活力了,只需要保证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某种平衡
: 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是不可能打破这种平衡的
: 于是政治制度上就不需要什么改变了
: 这种风气到了明清尤为明显了
: 基本上每一个措施就是为了修修补补原有的东西,扼杀掉每一个可能突破的因素
: 封建社会的末期到了
: ...................
--
FROM 61.135.1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