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书馆借了一本关于英国王室历史的书,配图的(见附图1、2),看得很舒服。
最近正读到金雀花王朝的历史,这个王朝可谓武名赫赫,其先祖和诺曼一样,是从法国迁移过来的,发源地为Anjou(Normany南面的一个地方,见附图3)。
爱德华一世的祖父约翰和爸爸亨利三世都是窝囊废,无法驾驭手下,一个结果是约翰在诸侯的逼迫下签订的大宪章(Magna Carta,1215),并在1217、1225年两次续约,使之固定下来,限制了君权。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是好事,尤其是以当代的眼光看的话。亨利二世本人(以及他的法定继承人、爱德华一世)更是在内战中被他的brother-in-law Simon de Montfort俘虏。
与乃祖乃父成鲜明对比的是,爱德华一世的武名昭彰。他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在1259年征服威尔士的战役中立下殊勋。之后,又在1265年率军在Battle of Evesham一举击败Simon de Montfort并将之阵斩。1270~72年间,又在第九次十字军战役中立下大功,先后在亚齐和海法战役中斩将夺旗。回国后,威尔士发生反对英格兰征服的叛乱,爱德华以雷霆手段击破之并彻底将威尔士纳入英格兰的统治体系。北面,在征服苏格兰的战役中,爱德华一世也是高歌猛进,Berwick被屠城,苏格兰王君权神授的象征Stone of Destiny也被爱德华夺走,放在自己王位下面。
天佑苏格兰,在Wlilliam Wallace领导的游击战(期间有著名的Battle of Stirling的大胜)和Robert the Bruce的顽强坚持下,苏格兰没有在爱德华有生之年被彻底征服。1307年,爱德华在靠近苏格兰边境的一个城市Carlisle准备再次进行一次惩罚性战役的前夕死掉了。
对照中国古代历史,感觉爱德华一世类似汉武帝,其祖、其父类似文帝、景帝。
Longshanks(长腿,爱德华一世的绰号,因其身高六英尺二英寸,在13世纪算是相当高大)死后,继位的爱德华二世是个窝囊废中的窝囊废,完全缺乏乃父的军事天分,在1314年的Battle of Bannockburn中以优势军队惨败于Robert the Bruce,虽然此后仍有一些小的反复,但此役的失败,基本结束了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征服梦想。他的死也很惨,被老婆Isabella及其情人Roger Mortimer从法国Flanders地区招募的雇佣军登陆英格兰打败之后关进Berkeley Castle,最初准备让他饿死,但几天不吃饭之后居然还没死,Mortimer等得不耐烦,派人用一根烧得通红的铁条捅入爱德华二世的肛门致死。
好象是轮回一般,文弱的爱德华二世之后登场的爱德华三世又是个勇武不世出的君主。刚继位的时候只有14岁,他只是皇太后Isabella以及其情人Roger Mortimer的传声筒(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然而三年后,爱德华三世就发动宫廷政变,逮捕了Mortimer,送至国会受审并处死(像不像崇祯刚出山收拾九千岁?)。Isbella毕竟是自己的母亲,他将之放逐到Norfolk,任其在那里终老。之后,他把眼光投向法国。因为在爱德华一世的祖父约翰手里,金雀花王朝失去了他们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自从诺曼征服以来,英格兰的历任君主既是英王,又兼有法国封建领主/诸侯的身份)。爱德华一世虽然在对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战役中捷报频传,但在与法王争夺领地的战争中可丝毫没有占到便宜。爱德华三世的意思很简单:我(英王)的是我的,你(法王)的还是我的。以前你怎么吃进去的,现在就怎么给我吐出来。
本质上来说,英法百年战争,是自诺曼征服以来英王因其法国旧有领地而与法王产生的矛盾所引起的。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挂了,没有直系子嗣。爱德华三世是查理的侄子,故开始琢磨法国王位。但法国议会拒绝了他的要求,选择了查理的cousin(表哥、表弟、堂哥、堂弟?)菲利浦六世继承王位。1340年3月,爱德华三世开始给自己加上法王的头衔(自此以后,这个头衔保持在每任英王的头上,直至1801年)。同年6月,爱德华三世在Flanders北部的港口Sluys全灭法国舰队(菲利浦六世召集起来准备入侵英国本土)。是役,一万六千名法国士兵和水手阵亡。
1346年,爱德华三世在Crecy取得大捷。1348年,黑死病爆发,双方休战。1355年,战端重开,这次是爱德华三世的长子黑王子(Black Prince,因为他惯着玄甲)领兵。黑王子的武略不输乃父,在1356年于Poitiers再度大捷,并掳获了新的法王Jean II。关于这两场战役,可以参考附图4与下面几个链接。
英文版: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Cr%C3%A9cy
http://en.wikipedia.org/wiki/Battle_of_Poitiers
中文版只有克雷西会战的资料,普瓦捷会战的资料难以找到: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362.htm
两场战役的战术和结果都大致相同,爱德华三世父子倚重的是威尔士长弓手(帝国时代II征服者里面有这一特色兵种)和职业战士,训练精良,纪律严明。而法王倚仗的是封建骑士,训练也很出色,但作战纪律就差很多,无法做到令行禁止,战场上无法实现统一指挥。然而,职业军队花销自然也大,所以爱德华父子无法持续给予法军以摧毁性的打击。与英国相比,法国毕竟是个大国,恢复能力强。先是有贞德领导的自发的民间反抗,新君查理五世继位之后,更是编练新军,步步蚕食英军的地盘。到1377年,金雀花王朝在法国的领地只剩下加莱和法国南部Gascony的一条狭长的滨海地带。It was less than Edward had begun with.
爱德华三世父子疆场上威名赫赫,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牛逼如他们也不例外:黑王子由于在战场上带来的耳部感染病症死于1376年,爱德华三世白发人送黑发人,想来令人唏嘘。1377年,其子归天一年之后,一代雄主爱德华三世亦撒手尘世。
回头看:金雀花王朝的爱德华三世/四世与兰开斯特王朝的亨利四世/五世这两对父子相似点还真多。相同点在于身为儿子辈的爱德华四世与亨利五世都在百年战争中创出威名,且金雀花王朝在爱德华四世的儿子理查德二世完结、兰开斯特王朝在亨利五世的儿子亨利六世手上完结。不同点在于亨利四世篡位后并没有投入与法国的战争,重开百年战争的是亨利五世。
--
FROM 216.24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