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五马进京:新中国初期为何撤销五大区?
安子文 -- 组织部长
陆定一 -- 宣传部长
这两人当时都是风云人物,只是后来不宣传他们了。
【 在 bingli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篇文章漏了1961年八届九中全会恢复了六大中央局,这是为了加强对六个战略性地区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建立区域性的比较完整的经济体系工作的领导,在这之前已经成立了对应的经济协作区委员会及经济计划办公厅。文革开始后中央局和经济协作区撤销,这才是大区的最终落幕。
: 另外看到陆定一,忽然想起这个人虽然名字很熟大家都知道,但存在感很弱几乎没什么事迹,他老婆的事情反而更有名。
:
--
FROM 116.7.97.*
这两人本来就是部长,被空降兵挤成副部长的。
【 在 enz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爷爷去宣传部那一段真是耐人寻味啊。
: 想想修养也真是厉害,他的两个副部长愣是把太祖派下来的两个部长给干翻了。
--
FROM 223.73.3.*
62年在台面上咬习仲勋的是康生,但幕后是谁也真不好说,把小说《刘志丹》打成反党,
实际上还是高饶事件的后续效应。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习仲勋谈不上被陆定一干翻
: 50-53习仲勋是中宣部部长兼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副主任
: 53年9月习仲勋就转任政务院秘书长
: ...................
--
FROM 116.7.99.*
康生的政治立场飘忽不定,当时背后是不是主席不好说。
不考虑人脉按纯理论分析,这事应该是刘派下的手,整高饶事件,就是往老毛的伤口上撒盐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康生背后就是主席嘛
: 康生递个纸条,主席当场就在中央全会上念出来了,利用小说反党,这是一大发明
: 要说这事真正得利的是哪方,大佬们各自的厉害算盘,那倒是有点复杂
: ...................
--
FROM 116.7.99.*
62年还不是文革,当时老毛还处于弱势,还处于拿着宪法小本本向政治局会议要话语权的阶段。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说吧,全心全意跟着主席,特别是文革时期的老革命,只有康老谢富治
:
--
FROM 116.7.99.*
64年尚且如此,就更别提62年了,62年是替刘邓等一线同志的工作失误背锅的时期。
【 在 free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席拿着宪法和党章闯会场那是64年12月的政治局工作会议
:
--
FROM 116.7.99.*
政治决议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你一个人说翻就翻的。
你要把当年的高饶案翻案,那么当年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有过失的人都要处理,
打击面就大了。
【 在 enz 的大作中提到: 】
: 把高饶和太祖强行编入一队是没有道理的,太祖全面掌握宣传工具的时候,仍然把这列入十次路线斗争之一。
: 我看是康老自己不甘寂寞,抓住机会发难。
:
--
FROM 116.7.99.*
主要是保护周派。
【 在 enz 的大作中提到: 】
: 问题是高饶这个案子的办案人WG中都已经被打倒或者靠边站了,实在是没有翻案的阻力了。
--
FROM 116.7.99.*
为了高岗一只死老虎翻案,和众多活老虎作对,
不值当啊,何况老毛要掌权,还得依赖这些人。
党史上的路线斗争,有的确实是路线斗争,输了
就没党了,有的其实就是权力斗争,只不过对
人事布局的影响很大。
【 在 en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光是不给翻案,而且定性是十大路线斗争反面代表之一,这就看出太祖是真的跟高一刀两断了,绝不是投鼠忌器。
:
--
FROM 223.104.63.*
高岗不是毛的盟友,他俩还没有亲密到那个地步。
但毛确实在高饶事件中载了一个大跟头,导致他在政治局
被长期孤立。
【 在 enz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不翻案,但不至于列入十大反面典型吧,如果真的认为高是无辜的。
: 高和刘虽然是对立的,刘和毛又是对立的,但不意味着毛和高就是盟友。
: 比如,在现在的语言体系里,林和江就是两个集团,他们的斗争叫狗咬狗。
--
FROM 116.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