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之间的一次外交与军事交织的较量
赵策三:
秦攻赵,蔺、离石、祁拔。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而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
蔺、离石、祁于赵。赵背秦,不予焦、黎、牛狐。秦王怒,令公子缯请地。赵王乃令郑
朱对曰:"夫蔺、离石、祁之地,旷远于赵,而近于大国。有先王之明与先臣之力。故能
有之。今寡人不逮,其社稷之不能恤,安能收恤蔺、离石、祁乎?寡人有不令之臣,实
为此事也,非寡人之所敢知。"卒倍秦。
秦王大怒,令卫胡昜伐赵,攻於与。赵奢将救之。魏令公子咎以锐师居安邑,以挟
秦。秦败于於与,反,攻魏几,廉颇救几,大败秦师。
此策系年即在前270-269年阏与之战,案阏与之战,《史记·秦本纪》及《云梦秦简
·编年记》在秦昭襄王三十八年,即前269年,而《史记·赵世家》及《六国年表》在赵
惠文王二十九年,即前270年,此应为历法差异所致。秦用颛顼历,以十月为岁首,阏与
之战发生在前270年10月后,按秦历已在次年。
蔺,在今山西离石县西,离石,在今离石县南,祁,在今山西祁县。三城都属于赵
之太原郡,是重要的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三晋布币的主要铸造地。阏与在今山西和顺
县。由蔺、离石、祁至阏与,正好位于赵之太原郡南端、魏上党郡北端之东西线上。据
《云梦秦简·编年记》及其它相关史料,此次秦拔蔺、离石、祁,在前282-281年,其影
响极大,据《吕氏春秋·审应览》,赵惠文王为此食不甘味,"缟素布总",10年间殚精
竭虑,必复之而後快,故终出此谋也。
焦,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黎,在今河南浚县西,牛狐今地不详。案焦距赵本土甚远
,原属魏,推测可能是赵魏两国协调的结果,黎即黎阳,亦为赵魏交界之地。由此可推
测赵惠文王此次所谓易地之请,从一开始即无诚意。自前273年华阳之战以来,赵魏两国
一直是盟国,虽于华阳惨败于秦将胡昜,但联盟关系并未解体,此是阏与战前最重要之
国际背景。
几,在今河北大名县,原属魏,前276年被赵攻取。故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认
为此"魏几"当解为"原属魏之几",然由上所述,赵魏于前273年左右已修好结盟,故此时
赵可能已将几还魏,或将此城作为两国间的缓冲区。故秦攻几,赵即以廉颇救之。
胡昜,卫人,入秦为客卿,前274年攻取魏卷、蔡阳、长社4城,斩首4万,前273年
,救韩攻魏,大破魏军于华阳下,斩首15万,可称是秦将中的新秀,阏与之战前已被提
升为中更。
阏与,《秦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六国年表·赵表》作赵地,《六国年
表·韩表》又作韩地,《赵世家》云"秦、韩相攻,而围阏与。"据策文及地理,阏与当
为赵地,而此战韩态度虽不详,据上述推测,可能亦支持赵魏,如此则阏与之战,实为
三晋联手抗秦也。
由此,则阏与之战外交及军事过程如下:赵先提议以其盟国魏之焦、黎、牛狐换秦
夺取之蔺、离石、祁,秦以蔺、离石、祁位于赵之太原郡与魏之上党郡夹攻中,难以据
守,故同意易地。赵得逞后托词违约,秦遂大怒,派胡昜沿上述线路攻赵阏与,从而陷
入同时与三晋为敌之境况。魏派公子咎以锐师居安邑,挟秦南翼后路,秦军在阏与进退
维谷,结果被赵奢击败。秦又出兵攻几报复,再次被廉颇所率赵军击败。
秦此次出兵,仅为偏师,军事上未伤元气,然先失三大重镇,后两败于赵魏,可谓
威信扫地。更重要的是,阏与之战发生的时间正好处在秦昭襄王与叔父魏冉的关系发生
动摇之时。就在这一年(前270年)范雎初见秦王,对穰侯魏冉的内外政策提出了全面质
疑。而胡昜与白起一样,都是魏冉推崇的将领。故阏与一败,对国际形势影响虽不小,
而对秦国内政的影响则更可谓至大至深也。
--
FROM 123.1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