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可否称的上军国主义?
当然是一个民族,不过统一的观念没后来强而已。
当时的趋势已经是统一了,虽然各自为政的旧思想还很顽固,但统一的愿望已经在很多人心里扎根了。
观念转换当然是慢慢来,但统一的观念已经有很多支持者了。
【 在 iodido (我爱蒂朵)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那个年代的人们的思想可没办法与时俱进的这么快
: 七国的百姓几百年来都只知道自己是秦国或者赵国等等的人民
: 怎么可能瞬间观念就转换过来了
: 而且那时的各国还很难说是一个民族的
--
FROM 202.205.10.*
我记得是楚国刚刚被灭的时候说的。各种统一政策还没有发挥作用。
说是民族认同我不能同意,只能是同一个民族分成诸侯国久了,不习惯处于一个统一的国家而已。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史公说的,最初来自哪里也不知道了
: 我只是想说上面的民族认同问题
--
FROM 202.205.10.*
屈原在《离骚》中明白地说,自己是“帝高阳之苗裔”。《史记·楚世家》中楚灵王也说过:“昔我皇祖伯父昆吾。”高阳是黄帝孙,昆吾为夏伯,楚王室的族源为华夏族,当是有史籍为证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但秦灭楚时似乎已经没有楚是异族的说法了吧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楚什么时候跟中原华夏是一个民族啦
--
FROM 202.205.10.*
【 在 iodido (我爱蒂朵) 的大作中提到: 】
: ~~~~~~~~~~~~
: 这么说起来蒙古也是"轩辕皇帝之苗裔也"呵呵
: 其实到了屈原那时候楚国确实已经和华夏国家相当接近了,所以屈原才会这么说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事情就明白了,民族又不是光看血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认同。
: 而不是由于楚国真的是黄帝后裔,所以才和华夏国家亲近(我自己都搅糊涂了-_-)
: 最简单的证据就是你看看秦国楚国等等各个国家关于自己本民族的诞生的神话都完全不同
: 这点足以证明他们在诞生初期是独立的民族
--
FROM 202.205.10.*
融合的还是大部分,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结束以后,南方的户数还不到北方零头呢,汉人的主体还是留在了中原。当然宋以后经济中心南移,汉人主体也南移了。不过北方人数上还是汉人占优势。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非融合,而是汉人南迁了,同时也逼迫南方的原住民向东南亚发展
--
FROM 202.205.10.*
如果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的话,陈所领即为南方。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失巴蜀,襄鄂,江淮,又承侯景之乱,后梁蛰居上游,应以齐梁户口计数为公允
~~~~这里还是有的
--
FROM 202.205.10.*
隋书说:“逮于陈氏,土宇弥蹙,西亡蜀、汉,北丧淮、肥,威力所加,不出荆、扬之域。”荆州还是有的啊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有了,江陵是后梁首府,襄阳为北周所有
--
FROM 202.205.10.*
哦,基本上就是长江以南吧,不过50万户也太少了,说明汉人主体还是在北方
【 在 jumbochow (萊茵哈特·馮·羅嚴克拉姆)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里面的荆说的主要是湖南了,你去看看历史地图册就知道了
--
FROM 202.205.10.*
sigh,就算有所谓自豪感也只是那些贵族,做威作福的是他们,一般老百姓有什么感觉,反正就是交税、当兵、服徭役,能自豪到哪儿去?
【 在 iodido (我爱蒂朵)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一直在想那时候的秦人心中不知多苦涩
: 本来自己的国家百年来一直在别国头上作威作福
: 不久前更是一鼓作气踏平天下
: 秦人的自豪感肯定飞上了天
: 谁知才几十年后......
--
FROM 202.2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