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从陶寺遗址的考古新发现看尧舜禅让
是说灰坑里那些人嘛?灰坑是垃圾坑,那里不是坟墓。而且殉人虽然死相一般比较痛苦,
但是通常尸体的摆放通常是有规律的,不像这些人。再加上,从这些人(尤其是那女的)
周围的遗物来看,应该是身份地位较高的人。而且比如那女的死前应该受过折磨,表现出
的是杀人者的仇恨。所以,这个场面也被有的人解释为陶寺底层平民暴动的。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不会是陪葬的人呢。
--
FROM 210.77.74.*
宫殿和宗教建筑被废弃之后,陶寺并没与被废弃,而且陶寺居民的文化面貌也没有显著的
改变,因而不一定是异族的征服。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是一次激烈的战争。
: 考古可以确定的是:陶寺古城沦陷。城墙多处被拆平。原来的宗教建筑被推平过。
: 不过,原文当中仍然有一些臆测成分,那就是攻克陶寺古城的,就一定是“舜”带领的军
队吗?会不会是从某个地方冒出来的神秘强大部落?
--
FROM 210.77.74.*
三里桥文化分布范围太小了,虽说陶寺也不大吧,但是好歹陶寺有个两三百万的大城在那
儿,三里桥则拿得出手的也没有,就这么说它就对应“舜”不是太好讲。
【 在 rainsong (雨工)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
: 即使将原文中的尧舜看作A,B一样的代码,还有一个问题:
: 如果说"舜"部族灭了"尧",那么陶寺文化晚期应当与三里桥文化有继承关
系、
: ...................
--
FROM 210.77.74.*
黄河流域的话,5000年前在整个东亚看还是后进生。
【 在 bluecloud (布鲁·克劳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虽然现在考古的成果使得三皇五帝到夏的历史现在越来越奇怪了,但是黄河流域5000
: 年前就存在相当高的文明,这倒是没有疑问了
--
FROM 210.77.74.*
你说什么时候的?5000年左右的话,比如良渚、石家河。城头山比这更早,也只是稍小。
【 在 bluecloud (布鲁·克劳德) 的大作中提到: 】
:东亚还有什么地方发掘过边长1000米的城墙?
※ 修改:·molar 于 May 14 15:12:25 2013 修改本文·[FROM: 210.77.74.*]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10.77.74.*]
修改:molar FROM 210.77.74.*
FROM 210.77.74.*
陶寺大城的宫殿区毁弃之后,没有重建,原地变成了平民居住区,而且这些平民的文化面
貌与之前陶寺的居民基本相同,所以才有人说这是“暴动”。(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其他还
没挖的地方还有更晚的宫殿区的可能性。)
陶寺之后的话,中原地区可以备选的“大城”大抵也就只有新砦、王城岗和瓦房了,至于如
何对号入座,那就众说纷纭了,呵呵。
【 在 amdopteron (皓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为陶寺这个表现的是同一部族内的贵族甲干掉了王族乙一族。至于甲乙分别是谁,
: 是否有亲缘关系则目前无可考证。
: 异族征服的话必然有比较大的异族成分出现,而且重点表现在生活常用器方面,并且这
: ...................
--
FROM 210.77.74.*
如果采信“暴动说”的话,原本陶寺的“阶级对立”应该很严重,那么社会分层很有可能是比
较清晰的,进而在暴动的时候就被屠杀殆尽了。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陶寺从此变回到比
较平等的“公社”时期也有可能,那可能正是陶寺之后衰落的原因了。
不过一切还要等挖了再说了,二里头被发掘的面积也就占遗址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几,陶寺
就更小了。
【 在 amdopteron (皓龙)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先前的宫室区被后期的平民住宅损毁的非常严重
: 不过我是不相信后期这一百来年陶寺再没有宫殿的存在,就算是暴动结束,生产生活还
: 是得继续不是
: 将旧宫室区改做平民区可能也是政治报复的一部分,但是也可能仅是对抛荒土地的再
: 利用。
--
FROM 210.77.74.*
嗯,差不多是晚期,大概在2000BC左右。不过咋跟少康中兴联系上啊,毕竟少康中兴是在夏前期的说。你说是他们是“后羿”,少康中兴之后他们被灭了吗?呵呵。不过貌似后羿应该是东夷的说。
而如果“文”、“命”其实是“文命”的话,那“夏”还真是被大大提前了呢,呵呵。那新砦期的那些城是谁的啊?纣往上的几位吗?
【 在 flzt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那些毁灭性变乱的遗迹存在于陶寺测年范围的晚期的话,可以往后羿、寒浞和少康
: 的事迹上靠,如果再结合“文”和可能的“命”,嗯,很有想象的空间。
--
FROM 210.77.74.*
纯说世系的话,商前期也基本可以确定,毕竟卜辞里有他们的名字。先商的话,也是有名
字在的,出了那四个明显凑数儿的之外,也算是比较靠谱儿的了。只不过在“谁是先商”尚
有争议的前提下,只能再看看。
至于“夏”,在目前二里头是不是商人/朝遗址这个问题都又风云再起的情况下,只好谨言
慎行了。。。
【 在 bluecloud (布鲁·克劳德)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个观点必须弄明白,那就是《史记》中商周的世系表大部分吻合,不能类推认
为“夏和早商时期的记载,史记也是很精确的”,在考古获得多角度证据证实之前,需保持
怀疑
--
FROM 210.77.74.*
嗯,龙山晚期一直是史前考古的重点,以目前所发现来看,的确在二里头之前很难看出
存在一个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二里头是商还是“非商”这个问题
还是挺重要的。
说起来,那天讲座还讲了些什么?想去听来着,结果没听上。
【 在 flyfree (李逍遥)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听许宏老师的讲座,他比较赞同二里头往上,可能没有统一的王权。
--
修改:molar FROM 210.77.74.*
FROM 210.7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