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西西河关于衡阳战役的讨论摘要
按照国军的标准,衡阳保卫战是打得很不错的,堪称惊天地、泣鬼神;但是按
照二战期间其它主要参战国的标准,就很一般了。
至于方先觉投降后、所部被发表为“先和军”、方本人抛头露面配合日军的宣
传攻势的行为,按照美英的标准、他的牢饭应该吃到死,按照苏联的标准、连
牢饭都没得吃、直接绞死的干活……按照国军的标准,他最后去了青年军、在
207 师当师长(级别不变,青年军的师长相当于普通部队的军长)。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民党三年就败给解放军,其实从抗战中就可以发现端倪。
--
FROM 218.240.129.*
一、如果援军组织得力、第十军死战不降,是有可能守住衡阳的。当时日军也
已经极度困难,尤其是后勤,野战医院宛若阿鼻地狱,伤病员宁愿随队行动、
也不愿意进医院——随队行动尚有一线生机,进了医院就凶多吉少。因为后勤
困难、加上天气原因,日军的非战斗减员非常严重。
二、即使最终守不住衡阳,也可以重挫日军,保住广西北部的航空基地和部分
沿海地区,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目标不可能达成,更不会搞到贵阳
一日数警、重庆人心惶惶的地步。
保住了广西北部的航空基地和沿海地区,就有条件更早地从海路接收美援(大
概是1945年春),国军的实力会比历史上壮大数倍,60个美械师的编练计划肯
定可以完成、90个师的编练计划也有可能实现(这是罗斯福在开罗会议期间亲
口答应了的),国军在1945年的战略态势会更好。
这对于日本的最终投降也许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但是对战后中国的政治格局会
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共军要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难度也会大得多——说白了,
衡阳保卫战的失利,坑的是国军、而非旁人。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想弄清楚的是,如果外围援军齐心协力,能不能打退日军的进攻并守住?西西河上的主流意见是很难,因为日军兵力比长沙战役增强很多,采用宽大正面大纵深的战法,援军一支支被打成渣。
: 我的想法是,第二次长沙之战日军不也是类似的战法,是快把74军打成渣了,可不还是没有攻下长沙吗。何况衡阳还有空军助阵。
: 总是感觉形势没有悲观的必败的地步。但我基本是个军盲,请各位军事大牛谈谈面对日军的大规模兵力,衡阳是否能守住,该怎样守?
: ...................
--
修改:alarm FROM 106.3.63.*
FROM 106.3.63.*
关于美国对中国战场的态度,虽然在越岛攻势下、夺取了硫黄岛,以中国作为
基地轰炸日本本土的必要性降低了,但是中国依然是日本重兵占领的一个地方,
在美国的对日战略棋局上依然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之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
美国还是愿意通过援助中国的政治力量、抑制苏联的影响力,努力实现战后东
亚的平衡态势。
所以,哪怕是豫湘桂大溃败后,美国依然愿意向蒋介石政权继续提供援助,这
也才有了国民党军计划中的1945年夏、秋在广西反攻、打通海运通道的重大行
动——不过,拜国军战五渣水平所赐,这次反攻最终也搞成了一场滑稽剧。
另外,一直到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美国对打败日本都不作乐观的设想。原计划
于1945年下半年开始的对日本本土的进攻作战(“奥林匹亚”行动),预估要
打到1946年、付出上百万的伤亡代价,还有可能需要作出重大战略让步、把北
海道交由苏军占领,同时对日本列岛大规模使用芥子气。为了策应这一行动,
美军也计划于1945年在江浙、山东沿海登陆,建立物资输送通道,直接援助华
北、华东的中国抗日武装,换句话说,就是绕开蒋介石政权、直接与中共旗下
的八路军、新四军合作。
综上所述,只要国军在衡阳保卫战能有说得过去的表现,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
美国都会以比历史上更大的力度援助国民党政权。60个美械轻步兵师也好、90
个也罢,对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美国工业来说,都是小意思,只要国军能创造条
件接收,美国就愿意送——举个简单的例子,战后处置剩余物资,美国空军单
单在昆明一地、就销毁了上百架作战飞机和运输机,而国军随便努努力、就以
废铁的价格从太平洋各岛屿淘弄到数百台两栖战车(最后全便宜了共军)。
【 在 cjohn (猴年马月)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回复,跟我的判断基本吻合。有大牛的肯定,有了底气,呵呵。
: 不过,依照花生米的这样囤积粮饷、对付杂牌和共军的战略,美国是不愿意更多给他援助的。昨天晚上读的《Stilwell and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China》提到在开罗会议刚开始的时候,罗斯福是极力想扶一把蒋介石,但蒋介石的狮子大开口让罗斯福很厌烦(到这个时候,美
: 当时在开罗会议上,蒋介石坚持Y-Force前出缅甸的先决条件是英国开展海路攻势,拿下仰光,切断日本人的退路。但英国佬一贯地不配合使得罗斯福陷入两难,在口头上给了蒋介石一个commit,但并没有得到丘吉尔的允诺。等从德黑兰回来之后,由于斯大林答应出兵东北使得花生米
: ...................
--
修改:alarm FROM 218.240.129.*
FROM 106.3.63.*
关于对日作战最后阶段的预案,无论美国还是苏联,都非常不乐观。苏联单单
是为了执行攻击东北、库页岛南部和南千岛群岛、北海道的作战任务,就调集
了160 万兵力——就这个规模,还是因为时间紧迫、加之远东地区的后勤补给
条件有限,不得已缩减了兵力。
毕竟当时日本号称有700 多万军队,还没有承受过纳粹德国那样一次会战几十
万上百万兵员的大规模损失,对日战略轰炸也还远远没有达到对德国的强度,
而日本政府叫嚣“一亿玉碎”的调门又非常高……从对硫黄岛、冲绳岛的攻击
作战看,日本军队和老百姓非常死硬、顽抗到底——那时候还不了解日军在冲
绳强迫平民自杀的内情,还以为日本老百姓真的是“宁死不降”。所以,对日
本列岛和中国东北、朝鲜半岛的进攻作战,自然而然地向最坏的方面作准备。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有些过于悲观了吧,由于美国已经彻底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
: 由于美国的交通封锁,日本的物资根本无法运送,即使不进攻日本本土,日本国内也支撑
: 不了多久了吧,很快就会工业崩溃、大饥荒,退回到农业社会。
: ...................
--
修改:alarm FROM 106.3.103.*
FROM 106.3.103.*
不光是军官和物资,关东军精锐部队整建制调回本土或者冲绳、台湾、菲律宾,
再加上调往关内参加“一号作战”的,1945年的关东军已经和“关特演”时期
完全是两码事。
【 在 TCH (晃晃)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彻底的谣言
: 44年底准备本土决战的时候,首先大量抽调关东军的中下层军官回去
: 其次把东北储备的物资基本都调回去了
: ...................
--
FROM 218.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