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定义问题
好比刘邦去参加鸿门宴,去之前他决定造反了吗? 如果是长期的潜在的“造反”倾向,肯定是有的; 如果是明牌的立即的“造反”计划,肯定是没有的。
多说一句:
造反不是一个合适的词,过于非黑即白、演义小说感, 现实世界中也没有人会把“造反”当目标
安禄山、袁崇焕、吴三桂、袁世凯 这些人都是一样的,追求的都是当“领主”/军阀/王:在自己地盘内自己说了算,然后不断扩大自己地盘。
如果时机成熟,可以上位称帝;时机不成熟,也可以专制一方。
总之,袁的目的就是想当 领主军阀王, 你们拿他“想造反”作为假设然后拿事实去证伪,是毫无意义的
【 在 beanspow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例子举得不好。
: 事实上,当安禄山决定造反以后,李隆基再叫他他就不去了....
--
FROM 114.9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