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从滨眼见孤城难守,不敢恋战,忙率兵北撤,刚到固镇,遭到伏兵,战败被俘,解往蚌埠。孙传芳对他进行了一番奚落、挖苦的污辱之后,下令用铁丝把施从滨绑缚至蚌埠车站,慢刀制头,悬首暴尸,上挂红布白字条幅“新任督抚施从滨之头”。”
从百度百科查到一些细节。也就是说,孙传芳对施从滨不是简单的杀,而是虐杀、辱杀。这个确实是有点出格了。如果他是一木仓毕了施从滨,还可算是武人分内的事,可能影响没那么恶劣,兴许最终自己的结局也不一样。
相比之下,关羽砂庞德,是庞德“口吐莲花”在先,而且也没记载说关羽虐杀他吧?估计就是推出去一刀砍了的那种。在当时的战场环境下(仗还没打完,而且关羽一方总兵力并不占优。),也算是武人分内的事。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话实说,孙传芳砂施剑翘父亲的细节,我不了解,只能相信当时大众的认知。当时人对施剑翘的行为既然大多持支持态度,那就有得说。
: 至于庞德,他是誓死不降还骂了刘备吧?这个,砂与不砂,就在一念之间。也跟当时的战场环境有关(仗还没打完,又有俘虏,庞德那么骂,可能影响双方士气,此消彼长的。)。而后世传言庞会砂了关羽全家(史学上好像有争议,所以说“传言”),你看这一千多年来的世人是支持的多还是鄙视的多?
: 一个时空下的世人,对于一件事的普遍看法,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赞成也好,否定也罢,都是我们这些读史的后人可能也可以有的态度,但都应该尊重历史本身。
: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