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美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饱饭的,有了解的吗?
给黑奴吃饱,那是属于对生产工具的保养。应该也不是所有黑奴都能吃饱的,得看“工种”。我当初写过托尼·莫里森的《宠儿》的英文书评,那书开头是一个女黑奴逃跑,在被奴隶主抓住前,为了不让女儿继续自己的悲惨生活,她毅然用斧头割开了女儿的喉咙……如果黑奴生活水平不低,还逃个几儿啊?作者是美国人,美国黑人,美国黑人女作家,她对他们祖上的生活描述应该比我们这些东方人的想象更接近真实吧?
我记得《教父》电影第2部里,老教父维托·柯里昂年轻时,家里就有吃不饱的情况。但凡维托能有份能让全家吃饱饭的稳定工作,也许就没有教父了。还有那个大胖子克莱门沙,第1部的镜头里似乎总是在吃吃吃,也许是对早年挨饿岁月的某种报复性消费?看《教父》第2部里,克莱门沙年轻时可不胖。
莓果普遍能吃饱饭,应该是20世纪上半,两次大站那时候,也是跟莓果国家实力、地位发展期对应的。
【 在 just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200年前黑奴生活水平不低。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看美国早年的历史,殖民地时期的条件十分艰苦,第一年冬天亖了很多人。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落地第二年就能吃饱,毕竟地广人稀。
: 特别是把土著人土地抢过来之后。
:
--
FROM 120.246.29.*
真不是。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有第一年冬天难熬。挺过来就好了。
:
--
FROM 120.246.29.*
你以为玩游戏呢?
美国早期殖民地的生活条件真没那么好,持续了很多年。他们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土著的攻击、疾病的挑战。真没那么容易的。我记得很多年前读过一本讲美国的《阿尔比恩的种子》,虽然主要是说文化、智度的,但也涉及了很多美国早期殖民地时期的生活场景描述,我留下的模模糊糊的印象是生活条件不是那么好。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船上死一半,上岸再死一半,
: 第一个冬天已经秋收,粮食有限,极寒交迫再死一半。
: 只要第一个冬天能挺过去,第二年的春天粮食就不那么紧缺了,存活率会高不少。
: ...................
--
FROM 120.246.29.*
早期的自然环境恶劣,北美土地爷开始也不是那么听话的,加上土著的攻击(伴随着掠夺),吃饱饭不是那么容易的。(别信那个什么感恩节来源的鬼画符。)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是吃饱。只要能活下来,有地种就能吃饱。
:
--
FROM 120.246.29.*
我说了好几遍了:有老天爷收人头税(真“人头”),还有土著的攻击、掠夺(种出来了也未必能进到你的肚子里),恶劣的自然环境也限制了土地产量(那时候人手也不足)。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知道开荒很难。但开荒之后就基本能吃饱了。
: 毕竟那个时候还没苛捐杂税。
:
--
FROM 120.246.29.*
所以就得先定义怎么算“吃饱”?我觉得应该是人们普遍地对于饥饿没有概念了,基本没有吃不上饭饿死的人了。目前的中国就可以说是吃饱饭了。
而我上边列举的《教父》里的例子,它之所以被放在电影里表现出来,反映的恰恰是人们对于19-20世纪之交的莓果的某种印象,也就是还不能叫“吃饱饭”。
现在人们要是拍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饿肚子大概还得是一个表现点。但设想一下,50年后的人如果要拍2020年代的中国,会在作品里表现饿肚子吗?大概率不会,相反,各种减肥大法倒可能是一个表现符号。
【 在 just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20世纪上半,两次大站那时候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车了吧。
: 任何时候肯定有人饿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错。饿不死和吃饱是两个概念。一个仅仅是生存(survive),一个才能谈得上生活。我们看《动物世界》,那些野生动物在野外活得也活蹦乱跳饿不死,但并不妨碍他们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
【 在 FLYBBS 的大作中提到: 】
: 饿不死就算吃饱了。。。。。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横向比较没意义。
我们可以顺着文艺作品这条思路来看。现在我们要是拍个解放前甚至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艺作品,饿肚子大概还得是一个表现点。但设想一下,50年后的人如果要拍2020年代的中国,会在作品里刻意表现饿肚子吗?大概率不会。相反,各种减肥大法倒可能是一个表现符号。同理,《教父》里既然能把饿肚子(虽然是偶尔)作为一个点放进去,那就反映了人们对于那个年代的某种“刻板印象”。
【 在 just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这之前的1860年代,米国修铁路工人月薪36美刀,每年的收入是大清长工的一百倍以上了。
: 如果米国吃不饱饭,大清属于啥呢?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赶上工业革命了呗。
另外,于勒好像原本是个有钱人吧?后来挥霍得败家了?怎么说也是瘦死骆驼。
【 在 justg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了《我的叔叔于勒》,快150年前了,平时居然吃牛肉,还旅游,真是不可思议。
--
FROM 120.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