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成济犯了职场大忌
太子舍人执掌东宫宿卫的,职责也是武官。而当时贾充是中护军,负责选拔、监督武官(司马师当年就是在中护军的位子上培养了大批死士。),职掌禁军。所以,贾充妥妥的是成济的直接主管上司。在那个年月的军中,上司让你干什么,你敢不干?你还跟他耍嘴炮:啊,这不是我的职责。还管你什么虚的实的?那不找修理呢?你干了,还有可能活(当然,得赶上梁武帝萧衍那种敢于自己担责的领导。);不干?那是妥妥的找死。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得遵守一条原则,不是自己分内的事,千万别管。成济应该是个文人,不是武将。他是太子舍人,当时也没立太子,就是个虚职。他前后 几个太子舍人都是文人,所以成济也应该是个文人 。曹髦 出宫,第一个遇到的就是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司马伷吓得 掉头就跑,知道不能惹事。其他 曹魏大臣也都没来,毕竟事不关己。成济也不是贾充下属,居然听贾充命令 。有的版本,成济还问了一句当执还是当杀,贾充说当杀,成济就动手了。他是 唯一一个当街弑君的,太恶劣。大概他还以为有封赏,结果被司马昭 灭门了,死前还大骂司马昭,其实也不怪司马昭,谁请你自己糊涂呢
--
修改:whx83 FROM 221.219.106.*
FROM 221.219.106.*
1,是文武都沾点。负责宿卫的显然是管兵的。贾充负责整个皇城,他负责东宫,那也是上下级。这个级别的,不能直接比今天的职场的。今天的职场,你永远有个退路:大不了我不干了,回家躺着去。成济贾充那个级别的事儿,你到了那个位置了,是真没退路的。往前,是由可能平安落地的,当然这取决于你上司的为人;往后一步?那就是万丈深渊。
2,那年月谁跟你扯什么那么清晰的职责范围?摆在眼前就两条路:听话,可能活;不听话,当时就可以嘎了你。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是文官
: 东宫属官。亦简称太子中舍、中舍人、中舍。秦、汉有太子舍人,在东宫更直宿卫,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置中舍人四员,六品,选舍人中才学俱佳者为之,与太子中庶子共掌东宫文翰,侍从规谏太子,纠正违阙,傧相威仪,综典奏事文书,监督医药,检奏更直名册,职如黄门侍郎。位在太子中庶子下、洗马上。
: 而且就算如你所说,如果不来,玩忽职守也不是死罪,万也不会灭门,司马伷逃了,也没追究
--
修改:whx83 FROM 221.219.106.*
FROM 221.219.106.*
他要是这么界限分明,他也到不了那个位置。宫里边管安保的,那是你老老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能混上去的?
我觉得他还不如上去假装拼命,卖个破绽让曹髦或者曹髦身边那几个人(如果还没被砍死的话)砍上一刀,装伤退下呢。不过这个的风险不好把控,万一砍到致命处,就赔大发了。如果没演好,被贾充看出来,也没好果子吃。
【 在 zyf674 的大作中提到: 】
: 端茶倒水可以干,干人这种必须要有书面命令的,何况是天子
--
FROM 221.219.106.*
可能不是满门抄斩,但那是开着上帝视角跟成济后来的下场比的。站在成济当时的时空下,利害不是这么比较的。
谈论这个问题,我们得回到那个时代,那个时代跟现在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和唐宋之后的古代中国都不一样。那是门阀世家的时代,是九品中正制的时代。而成济世什么人?他是一个边缘人:历史上连他父亲是谁都查不到,只有一个同为武将的哥哥成倅,这说明他的出身不会太高。查了一下,他祖上是从东吴北逃的南方人。当时的洛阳,北方人对南方人是比较歧视的。成济这类边缘人,想快速提升,必须是要抱大腿,用“加速器”的。他能做到太子舍人,本身就说明问题了。当时显然司马家是他的大腿。贾充当时说的那句“司马公养汝何用”,也侧面说明了成济和司马家的这种依附关系。做个类比,这有点像春秋战国时期天子-诸侯王-士大夫的关系,所谓的“我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越级效忠的后果,可以参考南蒯的故事。在曹髦冲出皇宫的电光火石的时刻,成济别说脑子想不到自己后来会背锅,即便想到了,顶多做2秒钟的思想斗争,他也别无选择,因为对他来说,司马公比天子分量重,他只能往前。而以他的出身,他没准还想着凭借这个大功捞取司马公更多的封赏呢,搞不好来个开国元勋当当,实现家族的跃迁。可惜他遇到的是司马昭,而不是后世萧衍那样的老板。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算玩忽职守是死罪
: 那也不是满门抄斩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221.219.106.*
电光火石之间,又没有AI辅助,不能保证底下人一定能做出最优选择。
当时的最优策略是啥?把曹髦解除武装之后架回去,之后宣布皇帝嗑药得了精神病,换一个人,如何?
【 在 allwar2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把司马昭坑惨了
: 本来司马昭是有望成为开国之君的
: 结果来这么一出,没戏了
: ...................
--
FROM 120.246.29.*
你说“利欲熏心”应该比较准,他那个出身,混到那个位置,心里图的啥,其实很清楚,不能拿一个完全理性人的标准来要求他。
另外,读书和明理是两回事,明理和关键时刻能做出最佳决策也是有差距的。古往今来,能做到关键时刻做出最佳决策的,其实并不多。很多的成功也都是事后总结的好运气,或者说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是N个不成功的滑落者。
关二爷读的是《春秋左氏传》,也就是《左传》,那时候的武将都是当兵书来读的,说到底还是为了加强本职的实力。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和文沾边
: 肯定读过书
: 关羽一个武人都读春秋呢
: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可能性不大。当时是在大街上,目击者太多了。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会不会成济就是背锅的,其实他没动手?
:
--
FROM 120.246.29.*
可司马伷是司马昭的兄弟,成济是司马家的一条狗,不一样啊。兄弟不听话,不是原则问题,没啥办法;一条狗不听话,那还能要吗?
除非成济听到风声后脑子够快第一时间马上开溜不出现在现场,或者故意卖个破绽受点伤退下来(但是事后也会被怀疑能力),否则,只要他出现在了现场(以他的身份,还大概率是在前排),就身不由己了。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概率没事
: 上面我说了,屯田都尉司马伷看见曹髦就跑了,也没追究责任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冲到大街上了啊。
如果在宫里,成济都不用死,直接说暴毙身亡即可。
【 在 nim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都没出宫门就被挡住了吗?那时候也没媒体,想怎么说,谁知道呢。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