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关于刘盈和刘如意的疑问
个人建议
你就算看宫斗剧,也挑些有逻辑的看......
刘盈的政治利益是啥?
杀死刘如意对他有什么好处?
威胁刘盈获得皇位的是刘邦,刘邦死了以后,刘如意没名分也没有重臣支持,也没有吕家的势力.
根本就掀不起啥风浪.
刘如意死掉唯一获益的就是吕老太太,因为她觉得心里舒坦.刘盈吃饱了撑的去配合演戏?因为孝顺吗?
【 在 sqsl 的大作中提到: 】
: 读资治通鉴关于吕后想除掉刘如意而刘盈千方百计保护他的时候,我一直在暗戳戳的想
: :盈和他妈是不是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后世的史书为王者诲,把他写的很好。因
: 为盈和吕后才是利益共同体。而我们知道最的是无情帝王家。
: ...................
--
FROM 120.246.83.*
简单来说
刘邦活着的时候,刘如意是对刘盈威胁最大的那个
刘邦死了,刘如意就变成威胁最小的那个了,没有母族,年龄小,还被一群重臣投过反对票
刘邦那些儿子里,选择刘如意第一时间清算,你觉得是政治考量占比高,还是泄愤占比高?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说到杀死赵王刘如意的利益,我倒是有点想法。
: 吕后作为一个伴随刘邦那么多年,经历过大风浪,跟各种狠人打过交道的狠辣娘们,她的另一个身份容易被人忽略:一个守着唯一儿子的寡妇。儿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她想的应该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自己身后的远方。毕竟,吕后当时想不到惠帝在她之前死掉,她是有动机为自己死后给惠帝减少竞争对手的。一旦自己身死,娘家人如果镇不住功臣集团那些豺狼虎豹,自己儿子的帝位并不会像自己在时那么稳当。刘邦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保不齐就被人推举出来威胁儿子的帝位。从后来的史实看,少帝还不是说废就废了?少帝和几个兄弟还不是说杀就杀了?(史书上有说因为来历不明,不是刘盈的孩子,我觉得存疑,保不齐是功臣集团和文帝出于政治目的扣的屎盆子。他们怕这些孩子长大后再给舅老爷家报仇?再威胁皇位?再说,吕后就算抱别人的孩子充数,抱一两个还不够,还抱四、五个?有必要吗?这种背人的事儿,干得越多不是越容易暴露吗?)至于说刘如意弱,强弱是相对的,换个时空,弱反而可能是优势。你看后来,功臣集团为啥不立齐王刘襄,而立一个毫无存在感的代王刘恒?还不是觉得他没势力,没威胁,好拿捏吗?
: 当然,杀人这事儿,应该是吕后一方干的,刘盈应该没那么腹黑,否则不会被人彘吓成那样。
: ...................
--
FROM 120.246.83.*
最简单的对比
吕老太太对刘肥,就是合格的政治手段,对刘如意,就是不及格
刘肥作为长子,第一大国齐国的封君,年龄原因和丰沛功臣团交往够多,而且曹参还是从齐国国相晋升成大汉相国.对皇位的威胁比刘如意大了不是一点半点.最后还不是认怂就了事了....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邦死了之后,还应该分为:吕后生前、吕后死后两个阶段。后来刘盈比吕后先死,那是意外。正常情况下,吕后大概率是先死,所以吕后在杀赵王的那个时间点上,是要考虑自己身后的刘盈的利益的。
: 清算刘如意,当然有泄愤的成分,而且很大。但吕后不是一般民间老太太,她太后的身份也是客观存在的,她的行为里边天然就有政治成分。刘邦当年曾动过易储的念头,那难保将来那群功臣集团不会处于某些目的再把刘如意供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物理消灭,这本身就是诸多泄愤手段中最极端的了。即便是相同的事映射到民间老太太身上,也不可能单纯是泄愤,也会有争夺家产这类泄愤之外的考量的。因为泄愤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致其余死地,但从物理上消灭对方以永绝后患,绝对不是泄愤那么简单。
: 那种帝王之家,强弱真的是相对的,动态变化的。
: ...................
--
FROM 120.24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