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英国使团眼中的乾隆盛世
推荐本版的大清粉,读一读 饥饿的盛世
马可·波罗惊叹中国是“尘世可以想见的最繁华的地方”。18世纪末来到中国的英国人却惊讶地发现,与黄金遍地的传说相反,中国的大部分普通人都生活在穷困之中。
如前所述,使团一路上享受的是皇帝最慷慨的礼遇。刚到大沽口,两名中国官员带着大量作为礼物的食品在此迎候,其数量之多令英国人惊讶,以至于使团副使斯当东认真地记下了礼品的内容。这个见面礼出乎英国人意料。按西方外交惯例,除特邀外,一般使团的出访费用是自理的。但到了中国后,他们却意外地享受到免费而且极为丰盛的供应。过于丰盛的礼物似乎证明了马可·波罗笔下中国超级富庶的记载。然而,运送食物的中国船只载着那两名官员刚刚离开不久,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就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估计:因为中国人送来的食物过多,并且“有些猪和家禽已经在路上碰撞而死”,所以英国人把一些死猪死鸡从“狮子”号上扔下了大海。岸上看热闹的中国人一见,争先恐后跳下海,去捞这些英国人的弃物。“但中国人马上把它们捞起来,洗干净后腌在盐里。”(约翰·巴罗《我看乾隆盛世》)
官员贯彻皇帝旨意,在一切环节中全力展示帝国的富强。但这一旨意毕竟没有被每一位普通百姓所领会。他们关心自己的胃更甚于国家的尊严。这个细节一下子暴露了中国的尴尬。
事实上,在登陆中国后,英国使团一再震惊的,是这个外表繁荣富庶的处于盛世中的大国难以想象的贫穷。
他们首次注意到中国人吃狗肉。当然,不只是狗肉,只要是肉,中国人就吃:“狗肉是他们惯用的食物。生活在水上的悲惨中国人一向处于半饥半饱的状态,乐于以任何食物为食,即使是腐烂了的也不放过。”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随处可见的弃婴。道路两旁、河道中央、垃圾堆上,随时都有可能露出一只苍白的小手。弃婴在基督教国家中是不可饶恕的大罪,但是中国人却视为平常。巴罗说:“在京城一地每年就有近9000弃婴……我曾经看见过一个死婴的尸体,身上没有系葫芦,漂流在珠江的船只当中。人们对此熟视无睹,仿佛那只是一条狗的尸体。而事实上如果真的是一条狗的话,也许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
--
FROM 101.224.53.*
看了书还能粉大清 你是真的粉
可以看看那明朝记录的
而且 之所以使团反差如此之大 甚至感觉被愚弄
很大是因为 之前的传教士描写的中国太美好了
也可以反证贵清真的太拉了。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黑子眼里看到不满意的意见就是粉。。。谁会无聊去粉一个封建王朝
: 饥饿的盛世嘛又不是谁不知道的。中国历朝历代不都这样?你以为有区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才是封建王朝的常态。
:
--
FROM 101.224.53.*
呵呵 你的原话 说的轻巧
另外一个贴 你怎么吹捧大清搞民族融合 扣我们min族主义帽子 这么快就忘了?
有时间 发点史料对比看看
和我吵架没啥意义 昨天被我说的没词了 东拉西彻,今天又来找茬给我犟嘴呢 你不上班吗?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说我怎么粉了?不黑就等于粉?
: 明朝都饿的到处农民起义了,你还认为明朝老百姓很有钱不穷?
:
--
FROM 101.224.53.*
你就别在这给我 犟嘴了
昨天已经给你说的这么明白
我只会发一些 最近看的一些书 帖点可能本版感兴趣的史料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民族融合,和 老百姓穷 有什么关系?
: 用老百姓穷,就能否定民主融合了?
: 我就问你呀,哪个封建朝代老百姓不穷了?
: ...................
--
FROM 101.224.53.*
还让我复读机吗?
前嘴你说大清搞民族融合很大贡献 后嘴说乾隆搞种族屠杀 没什么问题
你再给我解释一遍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犟什么嘴?我从来只是说民族融合和民族平等是大势所趋,清朝客观上为中国带来了很大面积的领土。就没谈过穷啊富啊的
:
--
FROM 101.224.53.*
发信人: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我大清很厉害呀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30 09:35:00 2022), 站内
清朝很特别,有异族掌权的问题,但也给中华带来了庞大疆域和民族融合
发信人: ericzeng (我也不想颓废),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我大清很厉害呀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Aug 30 09:54:57 2022), 站内
发这个想说什么呢?乾隆就是对准噶尔搞得z族mj呀,又没什么争议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个和这个帖子讲的老百姓贫穷,有一毛钱关系么?还要在这里再扯一遍?
:
--
FROM 101.224.53.*
我说啥 你都你给我犟嘴
我真没兴趣回答你问题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个和这个帖子讲的老百姓贫穷,有一毛钱关系么?还要在这里再扯一遍?
:
--
FROM 101.224.53.*
我自己的帖子自然会 再贴一些新的史料
给感兴趣的人看看
对你这种犟嘴的 实在没兴趣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和“英国使团眼中的乾隆盛世”这帖子有一毛钱关系么?
:
--
FROM 101.224.53.*
是的 你想给我攒积分就 继续扯
【 在 ericz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就是想在这里再扯一遍,给你帖子攒点积分?
:
--
FROM 101.224.53.*
根本就不值一提,如果当时英国就认为是废物 那和他们100多年后来见乾隆 就不会有大失所望了
【 在 bjmvi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英之战好像大明很丢人啊,打不过英国几条商船还是澳门的葡萄牙人摆平的。从此英国人认为明朝是废物
: 1637年9月上旬,广州政府采取参将黎延庆的建议,采取火攻战术,将五艘年久失修的旧船备成火船。然而,实施时忽起北风,火船无法接近英船,因而失败。此后,威德尔指挥船队攻击中国兵船,焚烧珠江沿岸村庄,掠杀居民,炸毁亚娘鞋炮台,并占领了一个小镇。
: 在用武力惩罚了明朝政府后,威德尔也写信表达了对葡澳当局的不满,指责是他们唆使明政府对英国人进行攻击。葡澳则派出了牧师向英国人进行了辩解。广东当局也借此机,委托葡澳进行调节。
: ...................
--
FROM 101.2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