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宋朝很厉害,但是运气不好,开国到灭亡,没休息过一天
辽军当时死伤不下十万,当面宋军都比它多了,后面还有十几万边军主力,四方勤王之师还在云集,打打破澶州么?咋头几天士气正盛的时候也拿去取万余人据守的瀛州毫无办法?别说灭宋,击破当面之敌都无可能,问题已经不是打不不打的赢了吧?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历史不是简单重复啊
: 你觉得辽能灭北宋?要是那样就不会签约和了啊
: 你下棋就知道,能赢为啥要和?就因为赢不了才和的
--
FROM 222.131.246.*
这真是搞笑,是相当,宋辽的实力比俄乌还悬殊,不过宋是俄……俄罗斯人口有乌克兰十倍么?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哪里相当了?
: 你看看俄罗斯提的条件,和澶渊一样吗?
--
FROM 222.131.246.*
咋不可收拾?攻个瀛州都死伤数万拿不下,拿下汴梁准备死多少人?再说,五代时契丹又不是没拿下汴梁过。辽根本没有实力灭宋。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看宋应对是否得当,明白吗?
: 如果真宗听从了南逃的建议当然局面会不可收拾,如同泽连斯基听了老美快跑的话,现在流亡政府已经成立了
--
FROM 222.131.246.*
辽那架势,就差脑门上写上快点和谈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辽一开始入侵宋也不是跑来谈判的,打了几个月才要谈了
: 俄罗斯最初是来摧毁纳粹政权,要抱回他的美人的,过了一个月怎么有心思谈条件了?
--
FROM 222.131.246.*
这都不是选取史料的问题了,辽军入寇是集结30万众,几经战斗,又不是都死在瀛州城下?所谓趋使敌国平民,记载在哪里?平民上阵,怕死乱逃,反而会影响战斗力,扰乱阵型,不是什么制敌良策,即便平民,难道宋军是傻子,不知道自己杀伤的是谁?何况,史载澶州城上光箭羽就有十数万,这不是辽军奋力猛攻不克,难道是辽军演戏?辽军奋力尚且攻不下万余人据守的瀛州有何疑问?为何面对更加城高池深的澶州,面对十几万禁军主力和不断聚集的请勤王之师,会更有胜算?如果没有胜算,还不是无法攻破当面之敌,后面又有重兵威胁么?打不赢已不是问题,问题是跑不跑得了,是否能全身而退了……倾国之兵,鏖兵数月,损兵折将,只是说全身而退,这能比达成战略促和任务好么?
至于一个叛臣,反而主导和议,主上都不知道先行接洽,这个鬼才信啊……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不是常说,战报会撒谎,战线不会
: (五)瀛洲围城战
: 景德元年九月,辽军开始了宋辽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十月丙戌,辽军围攻瀛州城不下。宋会要辑稿和长编记到:
: ...................
--
FROM 222.131.246.*
对啊,战线就是孤军深入,当面之敌无法取胜,后面也有强力兵团,后路不绝如缕啊。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赞这句。
--
FROM 222.131.246.*
仁宗还深恨先帝没胆色,当时没解决契丹呢……每个人说话都有选择……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老人家在这跟我玩辩证法呢,还要东拉西扯。
: 您老就看看宋人自己的看法,
: 尹洙:
: ...................
--
FROM 114.254.0.*
看看著名的韩琦七策,简直搞笑,需要注意的是韩琦不是代表自己,人家在西夏也主战过也打过,但是不能违背士大夫整体的思维与利益啊,不如此要被集体抵制打入另册的……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人反战不是很正常的
: 反正历史是文人写的
: 当时杨延昭为首的边关将领,都说要趁势伐辽,收复燕云呢
: ...................
--
FROM 114.254.0.*
事实上宋军一直是主动进攻的一方,主动挑起要恢复旧土的,辽军这次倾国而来也是当年真宗早有布置要再次伐辽的背景下的,而且后来辽军还未行动真宗就有了情报,知道要来,个中缘由很是耐人寻味。后面辽圣宗装作不知道要和谈,一有和谈契机马上宋朝叛臣报告已经接触了……一个叛臣私自接触在前,皇帝知道在后?真是和平先锋啊,很是有趣。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您老人家能否动动脑子,太宗两次伐辽损兵折将,攻守之势早已逆转,转为辽军南侵已经几十年了。杨延昭一个师级干部表表抗辽的雄心壮志根本进不了宋廷的议事层。不论尹洙 富弼都是对整饬河北防务发表意见当然更接近实际,您老以为再搞大内宣?
--
FROM 114.254.0.*
瀛州城下驱使平民的记录呢?这里老幼是只打草谷家丁驱掠的,也没说带着行军,辽军骑兵为主,来往迅速,还等着平民?自己深入宋境,粮道不绝如缕,还养着平民行动迟缓糜费粮食?这是什么思路?既没有证据也不合理。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辽史·兵制》:“其打草谷家丁,各衣甲持兵,旋团为队,必先砍伐园林,然后驱掠老幼,连大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并下,止伤老幼。”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