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诸葛亮的坚持有意义吗
打不赢和刘禅关系不大,刘备在世最辉煌时候也只能拿下汉中,关羽据荆州刚北扩就崩盘了,刘备孤注一掷进攻东吴也崩盘了。事实证明蜀国力和吴比还有差距,和魏更是没法比。刘关张去世后,蜀国国力锐减,除非吴魏发生严重内乱,否则蜀无任何机会,诸葛亮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 在 lanlingxiao 的大作中提到: 】
: 阿斗的昏聩可比何不食肉糜
: 为了这样的昏君常年打仗分裂
: 有什么意义
: 历史书上记载,益州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到头来又有什么意义
: 诸葛亮为了一个虚无的汉室正统
: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 在知道自己不可能赢的情况下
: 对抗统一的大势
: 消耗了本民族的底蕴
: 间接导致后来的五胡乱华
: 最后真的有意义吗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70.*
魏国兵多将广,蜀汉即便有机会偷袭一下,想灭魏国基本没啥可能。诸葛第一次北伐就是例子,打一个措手不及还行,一旦魏国认真起来蜀国连边城都打不下来。即便这样诸葛也是连年北伐,目的很明显,就是通过战时压制益州本土势力,疲民以转移国内矛盾。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司马懿征辽东的时候是有机会的,阿斗看到战机让蒋琬出兵,给果蒋琬这废物在汉中呆了六年不知道干了啥,阿斗水平不差,进退有据,只是蜀汉被诸葛亮学法家商君书给掏空了,到了“民有菜色”的地步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70.*
赞同。
【 在 heropapa 的大作中提到: 】
: 阿斗并不是昏君。诸葛亮死后,阿斗第一时间就把诸葛的权力一分为二,形成政治平衡,这不是一个昏君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 蜀国的背景就是战斗起家,而丢失掉荆州之后,刘备又过世,三股政治势力在益州博弈,诸葛只能通过持续的对外战争来转移和逐步消化内部矛盾。另一方面,益州是安逸之地,如果不对外战争,上下会更耽于安乐。长此以往,蜀国会更快死于内耗。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70.*
确实,魏晋都是从内部开始烂的。
按说司马懿司马昭也算英武啊,晋怎么那么烂啊,西晋没几年就开始乱了,还弄了个五胡乱华;东晋大权旁落,靠着“司马与士大夫共天下”,才勉强维持了一百年。太惨了。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 强大到不可战胜的魏其实很快就亡国了
: 继任的貌似更加强大的西晋也是很快就亡国了
: 事在人为,不努力就一点机会都没有
: --
: 发信人: shujuku (shujuku), 信区: NewExpress
: 标 题: Re: 灭朝鲜,要比灭伊拉克容易的多得多!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Nov 29 09: 58: 07 2010), 站内
: 总有一天,韩国人会下决心拔掉钉子。凭借韩国的财力,就算让全国老百姓都出国旅游,
: 然后空出地盘给美国人打朝鲜之用,也是可以做到的。
: 打朝鲜,对韩国来讲,并非一定是得不偿失。只要经营得当,不仅仅不赔钱,还会赚钱。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70.*
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刘备逃跑时准备反攻了,还写了一封信吓唬陆逊。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备在白帝城经营了一年多,因为 夷陵之战后曹丕已经伐吴一年多了,正是双面夹击大好时机,但粮草不济,随召诸葛亮李严,但马上挂了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70.*
抗日战争战争川军确实出力比较多,而且装备极差,但就这也取得了很对辉煌战绩。相比天上地下海里都是一流装备,狼狈逃到关内小六子及其东北军,真是汗颜。
【 在 haliluya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备河北人,诸葛亮河南人,2个外地人鸠占鹊巢,天天忽悠强迫四川人重庆人本地土著去爱国,去送死。
: 它们为什么不去死?
: 他妈的全国还有23个省市区呢?我想问你们为什么不爱国?为什么不去血战到底?你们为什么跑来重庆要吃要喝?你们安的什么心?战后打工还特么的歧视四川人。
: 他妈的天天电视上忽悠四川人去送死,还要忽悠死光光才行。一个个人模狗样,慷他人生命之慨,在后面躲猫猫。
: 上海杭州北京完全可以血战到底,死光光一个不留的抗日嘛,你们投降干什么?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5.47.70.*
除了张献忠之外,偏安蜀中的割据政权都比较富裕,诸葛姜维连年北伐确实导致蜀国疲敝,“民有菜色”。
【 在 plat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蜀被灭跟刘禅关系不大。
: 刘备在世时定军山之战后基本对中原没有大的攻势。
: 王建对四面受敌的后梁也没大动作。
: 孟知祥也是一样的。这三个都不是昏君。可见蜀国对中原主要是自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24.64.17.*
诸葛也不算是以卵击石,是打一年,没收成撤回来休息一下;然后再打;反反复复,直到去世。后面姜维也学的这一套。
像魏延那种子午谷偷袭才算是以卵击石,孤注一掷,拼死搏一把。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刘备修书派使者修好曹丕,战略目标就是东吴,已经不信联吴抗曹的那些鬼话了,比诸葛亮务实,否则真的空耗国力最后灭亡,刘备夷陵之战是没有把握的战争,但为什么还要发动,实际战略目标是让曹魏功吴,最后伺机捞取实地,一起蚕食东吴,大方向绝对正确,可惜挂得早,后被孔明废弃以卵击石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24.64.17.*
刘备之所以不北伐,是太清楚曹魏的国力了,根本没机会;伐东吴也不一定是为了给关羽报仇,报仇哪有好几年时候才动手的,感觉是拼死博一把看看能不能分了东吴或者占点便宜。
刘关张死后,蜀国国力大减,连年北伐确实令人费解。
【 在 converse123 的大作中提到: 】
: 刘备在世的时候伐魏并不积极
:
: 反而是给关羽报仇的时候比较积极
:
: 但是大伤元气
:
: 这种情况下 还要去伐魏 只能说是诸葛亮的个人想法 整个蜀国没几个人真的想打
:
: 要说报仇 关羽的仇也没报 刘备含恨挂在白帝城
:
: 跟吴仇恨更大
:
: 古人讲究名正言顺 都只是一个说法
:
: 刘备是不是汉室后裔都不一定 偏安一隅的他已经很满足了
:
: 只是诸葛亮不满足
:
: 刘禅投降后,东吴也就直接投降了,多完美
:
: 抗日战争直接间接的死亡人...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24.64.17.*
东吴除了周瑜之外,还是缺少外扩型将领,夷陵之战是如果换成曹阿瞒,一定会乘胜追击,弄死刘备。陆逊虽然也没真害怕,但还是撤兵了。
【 在 freyoneby 的大作中提到: 】
:
: 刘备夷陵之战战略目标已经达到,曹丕开始伐吴,战事一开连绵不绝,东吴其实离灭亡不远了,诸葛亮私心太重,我怀疑白帝托孤是场zheng变,有些政bian淹没在历史中,有些疑影重重,但大部分淹没了
:
: - 来自「最水木 for iPhone 7 Plus」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24.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