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朱元璋真是全方位的强者
好的,谢谢了。这个介绍宋就一两章吧,又太概述了。
按照《资治通鉴》那种,详尽介绍方式,宋的篇幅怎么也应该在三四本吧。找了好久没找到这种。
【 在 zszqzzzf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通史,范文澜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3.46.5.*
好的,太感谢啦!
抽空学习一下,看看能否建立新的宋史观。:)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给你把宋朝黄河改道的一段转过来:
: 作者:浅水戏鱼
: 链接:https: //www.zhihu.com/question/28607921/answer/818595165
: 来源:知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本来想写一写两宋畸形的官民待遇与频繁的农民起义来反对某些“宋朝幸福指数最高”的谬论,没想到被大神细论了。那我就从另一个方面来论述宋庭对百姓的态度来管中窥豹吧。窃以为宋朝最大的槽点在于它开了一个坏头: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可以完全罔顾百姓以及子孙后代干出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这里不谈论宋朝对外政策,而讨论宋朝对中国地理环境的破坏)。
: 1048年,宋朝为了所谓“黄河天险”开始了前前后后近50年的三易回河工程。直接导致了汉王景治河以来安稳的黄河频繁改道祸害千年,华北再也不能自己承担北方粮食供给。1012年宋李垂在其著作《导河形胜书》中提及:黄河的河道会一直北移,最后黄河下游的河道从河南、山东境内,改到河北的燕云十六州境内,取渤海入海。而该地属于辽国的领地。该书的作者认为辽国可能会利用黄河改道派遣水师顺黄河逆流而上进攻汴京。(事实上,按照古代船只动力水平在人口、经济均为劣势的情况下要组织如此大规模逆流而上的进攻几乎是天方夜谭)。
: 1048年,黄河下游小规模改道向北数里(商胡决口)。宋朝君臣受到极大刺激,于是决定开始探讨黄河改道。时任宰相文彦博提出:将改道后的黄河河道堵塞,然后要用名叫六塔河的小河去给分担黄河的水容量,让在商胡决口产生的冲向海河的黄河河道恢复到正常状态。欧阳修以及时任河北转运使周沆在调查后一致认为该方案不可行,并且向朝廷发出严重警告。
: “以小河承受黄河水量无疑会导致小河溃堤,甚至会导致溃堤附近变成一片汪洋。”
: 而当地是河北重要的粮仓,危害性不言而喻。滨、棣、德、博与齐州之界咸被其害。此五州者,素号富饶,河北一路财用所仰。然而这有什么用呢?在宋庭的眼中区区百姓、子孙后代怎么会比自己内心虚无缥缈的“黄河天险”重要呢?于是工程便这么拍马定下来了,并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 1056年,在工程竣工后当夜六塔河溃堤。一时间溃堤处一片汪洋,近乎变成人间地狱。而且数次泛滥造成大规模黄泛区。也就有了随后的:所谓北流闭已数年,水或横决散漫,常虞壅遏
:
: 但是这次错误还不够,后来宋神宗、宋哲宗继续沿着宋仁宗光辉思路这么干下去,后果可以参考一下原文,这为数十年后金兵南下,如入无人之境埋下了祸根
:
: 作者:浅水戏鱼
: 链接:https: //www.zhihu.com/question/28607921/answer/818595165
: 来源:知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 当然,宋庭这一工程不仅祸害了自己,而且荼毒千年,就金朝而言可谓是和黄河斗争了一辈子
: 仅仅金国任内最好的皇帝完颜雍随便一个年份拉出来,没有不在治理黄河的,而汉唐其实并没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原文后续还有很多,还有介绍赵构逃跑的时候,继续改道黄河,造成进一步溃泛,造成严重的夺淮入海,这个不仅把北方五省给坑了,把整个长江下游给坑了。
: 大宋赵家人,只有在认真看过之后才会知道,是多么糟糕。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3.46.5.*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您留这么多,正是因为看到您,就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后来当我深入看下去以后,学习到更多,简直想抽自己,当然可能有点夸张。
: 宋朝针对人民的刑罚之严酷,是超过了汉、唐和明朝的。宋朝不杀士大夫,但是老百姓贩卖私盐超过二十斤就是死刑,贩卖茶叶超过二十斤也是死刑,造反的就是凌迟处死。宋仁宗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官方批准的大辟(斩首等死刑)人数就高达2436人,断死刑数比唐代增加几十甚至上百倍。中华帝国的刑法制度有两次大的改革,一次是汉文帝时候废除了砍手砍脚等肉刑,第二次是隋文帝制定的《开皇律》又进一步废除了枭首、车裂(也就是民间所称的“五马分尸”)等酷刑,确立了“笞(鞭刑)、杖(杖刑)、徒(监禁)、流(流放)、死(斩刑和绞刑)”五种刑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刑罚体系。唐朝也基本继承了隋朝的刑法。但是到了号称“以宽仁而治”的宋朝,一方面对士大夫废除死刑和杖刑,一方面对老百姓全面恢复了肉刑和酷刑。
: 作者:汪达尔萨维奇
: ...................
感谢您这么详尽的指导,受益匪浅。
关于古代史,最早读的是柏杨老先生的《中国人史纲》,老先生在里面虽然掺杂了许多个人感情倾向,但总体还是非常不错的入门书,然后慕名读了18本的《资治通鉴》,司马老先生无论文笔还是叙事,读起来都如沐春风,花了近两年时间读完了,可惜没有了《宋史》;后来看了蔡东藩的《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等,总感觉写的有些粗糙;后来再读了《史记》、《三国志》、《曾国藩》等,对封建王朝的兴衰有个一个大概的轮廓。
近代史我是通过人物传记勾勒出来的,包括《凯神日记》、《凯神与现代中国》、《太祖传》、《太祖选集》、《太宗传》、《他改变了中国-江主席传》等,对这些近代伟大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您说的量化历史是不是就是《剑桥版中国史》那些?翻过其中一本,确实数字概念比较多,但趣味性略差,有时间时也仔细看一下。
--
FROM 221.223.199.*
这些是不是专业范畴了,看不懂了啊!
【 在 whiho 的大作中提到: 】
:
: 从上下文看应该是指布罗代尔、年鉴学派、计量经济之类的吧
: --
: 其实第一次听说要拍洗发水的广告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拍,我就马上去拍,第
: 一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拍完了以后再加一些特技上去,头发“咣”一下,很亮、很
: 柔,这样观众出来一定会骂我,根本没有这样的头发,就证明上面那个是假的。后来我也
: 经过证实他们确实是中药的,我用了大概一个月左右,感觉还不错,后来我在拍的时候也
: 要求他们不要加特技,因为我要让观众看到,我用完之后是这个样子,你们用完之后也会
: 是这个样子。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4.242.250.*
谢谢谬赞,我就是凑凑热闹,知道的都是一知半解。看您这介绍太专业了。
这些里面《湖南报告》、《万历十五年》看过,前者感觉是《毛选》之经典了,对农民心理和行动进行了细致精确的描述,为后继发动农民运动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万历》语言优美程度和叙事精彩性上和《资治通鉴》还是差不少的,但可能正是西方式中国式的客观之处。读《资治通鉴》,很容易让人心临其境,又非常强的代入感;而读《万历》,作者却不时的提醒读者要站在大历史的角度探寻历史事件发生的起因,确实不是一个思路。
谢谢推荐,太难的暂时还看不懂,抽空先从《剑桥中国史》这种基础的看起,然后再看一下您推荐的《大分流》这种。
您这业余爱好都能把历史研究这么通透,太让人仰视了。
【 在 sanma 的大作中提到: 】
:
: 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这些其实是量化历史的基本版本,量化历史其实是经济史更宏观的政治经济学,这本身是非常庞大的学科,我自己虽然不研究这个方向,但是有不少同事是做这方面研究的,看过不少,其实彭慕兰的《大分流》是近代这方面的代表,不过彭慕兰作为加州学派的代表,这本书也有很多批驳,比如英伦三岛和江浙直接进行对比是不妥的,因为一个是岛国,一个是大陆的某个地域,会有很大不同。比如黄宗智的《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谈论农业内卷化。
:
: 这些书和量化史论文当然还有不同,更多的是著作、观点的展示和一些推导,从数理方法来说都不难,不过思考的逻辑是差不多的。对历史中比如马尔萨斯陷阱、小农经济中的农业内卷化、中国古代的财税和封建制度,甚至包括历史中重大事件,比如大航海和地理大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会有更全面的了解,而且看待历史会得到更新颖的角度,不是在叙述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情。
:
: 另外一种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种,还有孔飞力的《叫魂》这种,黄仁宇其实也是西方学习和工作的,他的万历十五年其实就是某一年或者某一件事情叙事插入去谈朝代的的兴衰,孔飞力就是一个老美,而且是影响力非常大的老美,《叫魂》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件事情,谈论清朝尖锐的社会矛盾的,也是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
: 剑桥中国史中其实也有很多观点不一定你看了都赞成,不过它基本都有数据引用出处,可以方便你查找,从学术研究角度很规范,另一个是其实古代的数据偏差、错误包括单位抄录的问题,使得很多数据并不大可信,所以剑桥中国史在引用数据,给出出处后,对很多数据也有质疑态度。
:
: 我个人其实是研究金融和资本市场的,不过不少同事研究经济史和相关问题,所以听过他们的讨论班,并且看过他们推荐的一些书,这是供你参考,在版上还遇到这么愿意学习,同时交流态度这么棒的网友,给您点赞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灌水」
--
FROM 114.24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