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杨广占领朝鲜而善终,是不是千古一帝了?
可以反过来说
是刘彻的运气太好了
他的北伐战略其实是非常冒险的
但是谁让他捡到了两个千年级别的军事天才呢
再加上对手翻了一定的战略错误,愚蠢的和汉军战略决战,这才给了汉军一击致命的机会
而在后来卫青霍去病退役以后的一系列军事行动来看
在汉军将领没有那么天才,并且匈奴坚决的执行拖延战术的条件
汉军并不能在进攻作战中获胜
刘彻的后期军事行动确实很危险
幸运的是,前期积累的战略优势太大,这才没有玩崩
杨广遇到的问题其实也类似
他的问题是,将领没那么天才,战斗力又是没那么大
而且对手没犯错,执行战略也很坚决
而他,太上头,不知道切换长期战略,结果玩崩
类似的对比还有李二
他们,正好是三种排列组合
李二的情况是,战斗力优势很大,但是对手执行拖延战略很坚决
而李二前期顺利,而后期陷入僵局的情况下
很明智的选择了展缓攻势,改成了长期战略
他的结果,就比刘彻和杨广都好
【 在 hanfengze (xiaoz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
: 杨广和刘彻很像,都喜欢“干大事儿”。都有干大事儿的雄心壮志,也都有干大事儿的个人能力,都有前任留下的雄厚国力,两者相差的就是一点运气,否则绝对是千古一帝。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OS」
: ...................
--
FROM 43.243.12.*
高句丽强的夸张
高句丽69万户,南陈60万户
当然这倒不是说,高句丽比南朝人口多
毕竟南朝有大量的隐匿人口,而高句丽是各族人口加起来
但这也说明高句丽国力确实很强
就这个人口数据放在这,就很容易理解,中原为什么一定要打高句丽
这么大一坨人口放在那,谁能放心让他发育
【 在 xingqiu (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奇怪当时为啥高丽为啥那么不好打?按说距离华北也不算太远,怎么感觉比征西域还难,难道是棒子战力确实不错?
--
FROM 43.243.12.*
这个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讲
那就是杨广的心态太容易崩
倾国之战,本来就要靠君主的坚定意志扛下来
从明清之战的经验来看,即使是萨尔许那样的史诗级大败
也不可能让明瞬间灭国
所以,高句丽的失败虽然很惨,但其实隋朝要扛下来并不难
但是他自己心态崩了,那当然一切玩完
【 在 xingqiu (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的大作中提到: 】
: 广哥就差一口气啊,后面不乱,再给个一两年就拿下了
--
FROM 43.243.12.*
我倒是觉得
最后收尾的乾隆最难能可贵
对内政策不论
乾隆的对外政策至少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给后代留隐患
一旦在一个方向打开局面,就直接扩展到力量投射的极限
如果实在打不动就放弃,如果能打就直接摁死
这是对帝国的长远利益最有利的
最有利于不肖子孙吃老本
【 在 watersmile (随心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准格尔最牛逼的时期还是在康熙朝,小皇帝登机就面对吴三桂鳌拜郑氏台湾葛尔丹等历史牛人,全部搞定确实牛逼。
: 来自 HRY-AL00a
--
FROM 43.243.12.*
这个不算他留的,更像是康熙留的
【 在 abb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弘历留的隐患最大,科技被欧洲远远甩开了
--
FROM 43.243.12.*
路径依赖
康熙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后面当然要坚定的走下去
首鼠两端可不行
实际上,乾隆在内政外战方面也是延续康熙路线的
最宏观的战略方面,他主要的也就是坚决执行了康熙的远景目标
【 在 abb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麻子那会儿满清建立政权才几十年,防民还能理解,弘历那会都上百年了,还防民就太傻了。再说,弘历那六十多年,欧洲发展多快啊
--
FROM 43.243.12.*
除了禁止科学和愚民以外,其他方向还行吧
【 在 abb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麻子那又不是啥好路线
--
FROM 43.243.12.*
这不恰恰说明弘历干得好吗
还妄想彻底消灭反清复明呢?能让反清复明陷入低潮,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了
【 在 xyhou (逍遥侯)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是因为满清势头正强,革命进入低潮期
--
FROM 43.243.12.*
生的时间好也是本事
运气不好当什么球王
【 在 xyhou (逍遥侯)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消彼长而已,万事都有周期
--
FROM 43.243.12.*
‘梅西是因为运气差’
【 在 xyhou (逍遥侯) 的大作中提到: 】
: 球王是什么梗
--
FROM 43.2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