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请教:保存十年左右百g数据,用机械硬盘靠谱还是固态硬盘靠谱?
磁带
【 在 cainiaofly 的大作中提到: 】
: rt,或者有其他靠谱的方式,麻烦推荐一下。
: 如果发这不合适就删了。
--
FROM 120.235.21.*
不靠谱,便宜的几年就读不出来了,贵的也好不到哪里去,时间长了盘片两边的塑料会变形然后就不行了,而且没有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估计即使贵的也就几年。
【 在 llwwwww 的大作中提到: 】
: dvd刻录,如果不常改的话
--
FROM 120.235.21.*
不要说2000年,50年后可能都找不到能读出来的驱动器了。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蓝光盘保持数据2000年,不怕高低温潮湿干燥和光照。
: 蓝光盘是工业上大规模长久保持数据的唯一选择。
:
--
FROM 120.235.21.*
这个更新了我的认知,转头咨询从业者学习一下才行。
【 在 llwwwww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你们的盘都不行
: 我的杂牌cd盘18年都还能读
: 正是因为有这个经验我才选择dvd
: ...................
--
FROM 120.235.21.*
不是兼容问题,是几十年后根本找不到光驱的问题,除非去古董店淘,大概五年前买笔记本已经都没有光驱了,一体机现在也没有光驱了,不清楚台式机现在还配不配光驱(十几年没买过也没装过了)?
估计再等十年在普通市面就再也买不到光驱了,实在要买就只能买超贵的专业设备或者去二手古董店淘了。就像现在的5吋和3.5吋盘驱动器一样。
即使你的光盘十年后不坏,现在你正在用的光驱十年后还能不能用都难说,到时即便还能用也可能找不有现在的什么sata、usb等等通用接口的电脑了。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扯淡了,光盘一直都是兼容下来的,70年代飞利浦发明的CD现在蓝光播放器和刻录机都能轻松读取。
: 作为对照,硬盘的接口从来都是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
: 给你块 st506 接口的硬盘你满世界都找不到往哪儿插,打小儿你就没见过这玩意儿。再早些年的 5MB 温彻斯特硬盘拿出来都算欺负你。
: ...................
--
FROM 120.235.21.*
也就是老牌发达国家还流行线下了,就像信用卡一样,国内现在哪去找线下影音店?连火车站汽车站外面卖光盘的大妈们都十年前就绝迹了。
十年后等老牌发达国家现在十几二十岁的这波年轻的占据市场主导后,他们的线下店也会消失的。
【 在 Da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cd,dvd的经历来看,还不用担心。默认不配光驱而已,短时快速存储大量数据,光存
: 储确实没啥优势。但不是光驱买不到,买不起。
: 现在光存储的最大商业支持者,是娱乐内容提供商的线下销售。
: ...................
--
FROM 120.235.21.*
你没理解前帖的意思,不是完全没办法读出来,而是代价可能会很高。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扯淡。光盘从1978年到现在一直都兼容过来,从来没被抛弃,以后也不会。
: 除了广大影音爱好者听cd和看影碟以外,目前蓝光盘主要是电影工业在用,一劳永逸的存储海量素材和成品,刻录蓝光碟是唯一解。
: 你这辈子看不到光盘读不出的一天。
: ...................
--
FROM 120.235.21.*
现在没代价不等于十年二十年后没代价,不是拿个cd还能读出来就能说明存储介质演进的,中间的ld、md都已经倒下n年了,cd还能读只是说明了这个形态还能满足目前需求而已,越往后越难讲。
另外,为啥老揪着硬盘不放?我前面都没提过硬盘。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读1978年的CD什么代价也没有
: 你现在读1988年的硬盘试试
:
--
FROM 120.235.21.*
可能我前面没表述清楚,我说的找不到就是性价比问题,要是不计成本那肯定能读出来,关键要看你里面的数据值不值得花这个钱啰!
即使是二战时用的纸带现在也能读啊!能写进去就肯定能再被读出来的啊!
个人自己存的那点数据,估计大多数情况下值不起这个价。
【 在 vmx 的大作中提到: 】
: 鉴于二战时期战斗机还能找到配件上天浪,
: 50年后找个蓝光光驱估计还是有可能的,就是比较费钱。
--
FROM 120.2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