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博的土地上,有这么一个称得上非常的特殊的省份,它即是本应该经济发达的
沿海省份,但又是一个毫无存在感的省份,虽然隔壁就粤港澳,即便在西部大开发的帮
扶之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这个省份的GDP在诸多省份中依旧排名靠后,在所有沿海
省份中,30多年过去了它的生产总值始终是最差的一个,它就是——广西。广西、江西
、宁夏,其实它们面临的情况非常相似。
说到广西这个似乎很少被人提起的省份,你记得它的省城是哪座城市吗?恐怕这个问题
乍一下能问懵一大票的人,是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是闻起来巨臭吃起来超香以螺蛳粉闻
名于世的柳州来着?其实都不是,广西的省城叫做“南宁”。
对南宁这个城市,多少人能直观地说出它的标签呢?甚至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南宁在广
西,那么为什么南宁的存在感也这么低,其实这和这座城市甚至整个广西省的历史有莫
大的关系。
历史上广西虽然长期被叫做南越之地,是十足的荒蛮之地,但实际上广西地处东南沿海
,因为航运的便利,很早就和西方世界有着不容小觑的贸易往来,甚至是我国最早一批
对外开放的地方之一。而广西省城南宁存在感不高的原因,也是因为其本身作为广西首
府的历史并不长。
明清时期因为桂林地处香桂走廊的咽喉,更靠近汉文化区域,因此长期以来桂林都是广
西的行政首府。但随着近代广西被迫走向开放,更靠近沿海而且拥有优良水运条件的南
宁就后来居上了,并且吸引了大批商人和传教士。
清朝光绪年间,也就是1901年,南宁成为了自开口岸,英美都在南宁开辟了自己的商业
根据地、德国商人也在南宁购买地盘,很快南宁形成了自己的工商业体系。而到了民国
时期,南宁的工业、人口、商业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桂林。
1930年,南宁人口8.3万,工厂22家,桂林人口7.3万,工厂两家。再加上南宁的地理位
置更靠近广西的中心,可以更好地管理广西的事务,所以在新中国建国后以后,南宁直
接后来居上“挤掉”了桂林的地位成为了广西的省会。
以省会南宁会代表,虽然说广西的工商业起步要比全国其他城市更早,但和紧挨着的广
东相比却有一个先天知名缺陷——没有珠江这样的大河来连接内陆和沿海,也没有大庾
岭这样的传统商路,因此东南商贸中心的位置就一直是广州。而到了新中国建国初期,
广西全省的生产总值是9.4亿元,而广东是22.2亿元,两者之间已然存在差距,但这个时
候其实广西尚有机会对标广东实现超越。
1958年,广西取消了省的建设,成立了壮族自治区,至此广西在中央政策的帮扶之下,
直接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并且当时我国政府为了支援广西的建设,还在广西设立了江
南、柳北、瓦窑三大工业区,分别位于南宁的、柳州和桂林。在这样几乎是对待亲儿子
的扶持之下,广西的工业基础不仅被打得很扎实,也催生了一个巨型工业城市——柳州
。
上世纪60年代,柳州靠着汽车、钢铁行业发展成为了一个有着35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大
庆只有10万人而同时期的马鞍山只有21万人。当时人们口口相传的“贸易看广州、工业
看柳州”就是对柳州工业盛况的最好写照。
与此同时,广西交通建设也在轰轰烈烈地展开,1959年建成了通往西南地区的黔桂铁路
,1978年建成了通往中原地区的交流铁路,1980年建成了通往南部出海口的南防铁路。
到了1978年,广西的GDP是77亿,而西南地区贵州则是是46亿,云南是69亿,再加上已有
的工业基础以及南部的出海港口,可以说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改开放以前就已经攒下了厚
厚的家底,在这种优势之下,后续到来的改革开放对于广西来说本应该是厚积薄发一飞
冲天,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改革开放以后广西的发展却熄了火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广东的发展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改革开放之后,隔壁的广东不仅拥有着港澳地区这种经济先锋部队,同时坐拥珠江水系
所带来的庞大航运能力,再加上刚刚改开时国内掀起一波下海潮,很多内陆地区的人纷
纷跑到广东等沿海城市发展,因此广东的发展才可为算得上是得天独厚。
而这时候广西在做什么呢?这时候的广西似乎还没有从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缓过神来,明
明想要发展你南部靠近北海的城市,但是由于备战原因他们又不敢大力发展,明明知道
出开口的港口城市的重要性,但偏偏被军事因素压得不敢轻易下判断,对于未来充满了
迷茫和未知。就这样一晃就是几年时间过去了,广西依然错过了最好的一波发展时间。
不过好在后续的广东执政者终于缓过神来,开始着重发展北海湾地区的北海市,通过发
展出海口城市进而带动整个省份的发展,这个思路是之直接照抄隔壁广东的做法,从理
论上和战略角度层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偏偏他们在战术上又出现了问题。
一味地对广东发展模式直接照抄,在没有合理的好好规划的情况下,对于北海的建设出
现了偏差。1984年北海市作为沿海城市被我国政府批示为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
,随后北海就和距离不算多远的海南一样,开始在自家地盘上“种房子”,当时北海的房
地产热潮一点也不比现在差,根据可查证的数据当时进驻北海市的建筑公司超过了400多
家,甲级设计规划院进驻了142家开设分院,等到90年代初的1992年,北海的外来人口已
经超过了本地居民数量的一半有余,这也一下子让北海成为了可以直接和深圳比肩的房
地产大热门地区,但也正是因为房地产的火热带来的虚假繁荣,让广西被“快钱”鞥了
眼,没能抓住时机在北海集中引进和建设工业项目。
而等到1993年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北海这个广西寄予厚望的出海口,居然完全没能形成
与之配套的工业体系,于是与此同时,广西原本的工业重镇柳州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
隔壁广东的东莞、佛山,因为沿海的便利,各种工厂纷纷拔地而起堕入过江之鲫,而广
西则因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南宁和北海之上,进而冷落和忽视了柳州的发展,甚至
还把柳州固有的工业往南宁搬迁,此消彼长之下柳州虽有工业城市之名,但实际上能拿
到的项目就越来越少,工业中心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这十年,总来说,广西关于发展的新探索没有成功,而原有的优势又
没有守住,于是在失去改革开放初期这十年的红利后,广西与东南沿海各省的差距也就
慢慢拉开了。
进入90年代,我国为了促进大西南的发展,开始规划南宁至昆明的南昆铁路,一旦这条
铁路正式落成并且通车,将大大增强广西域西南地区内陆城市的交通,在此基础上广西
还是又一波崛起的可能性的。于是在看到交通改善所带来的希望以后,广西开始集合全
省力量建设同样地处北部湾的防城港,防城港虽然也是一个小渔村,但是很难得的拥有
我国沿海城市少见的深水港,因此广西认为城防港天然具备能够和深圳一样“山鸡变凤
凰”,而之前虽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北海,因为路线已经跑偏就不在这次的建设范畴
里。
然而问题恰好就出现在这,广西千思万虑也没有想明白,除了深水港和沿海以外城防港
和广州以及深圳并没有太多的可比之处——首先,深圳毗邻广州和香港,辐射范围较大
;其次,距离深圳不远处就是珠江。那难道大力发展建设防城港是错误的吗?其实还真
不是,和当初发展北海一样,广西的战略规划是没有问题的,出问题的依旧是战术。
虽然城防港得到了极大的建设,但广西却没有同步及时的建设南宁、柳州等地通往防城
港和北海等北部湾地区的交通干道,而这就导致了广西常年以来只能依赖年货运能力最
高只有660万吨的“南防铁路”来向北部湾地区输送货物。要知道,仅仅是在1990年,广
东湛江港的年吞吐量就达到了1557万吨,而广州港则更是高达了4163万吨,所以南防铁
路本身的吞吐量实在难堪重任。
但就是在这种明知交通运输并不发达的时候,1993年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却是从柳州
到桂林的旅游高速,而南宁到北湾地区的南北高速却一直是到了2000年才全线贯通,而
这也大大延缓了北部湾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于是到了1998年,连接云南和广西的交通大动脉南昆铁路建成通车时,城防港依旧是曾
经那个运载能力十分有限的小港口,北海更夸张连铁路都没有。因此从西南地区过来的
货物,宁愿走南宁再穿过梧州,走梧州到广州的公路,或者要么直接去珠江上游走河运
水路,也不愿意从广西北部湾地区出海。要想富先修路的俗语恐怕当年广西的执政者们
怕是没有听过吧。
于是在整个九十年代广西试图去打造西南大通道的计划再次失败。而在广西的产业建设
被落下的同时,它的劳动人口也在大量地流向隔壁的广东。1999年时,广东GDP是19251
亿,广西是1971亿,广东的经济体量已经接近了广西的五倍。
2000年的1月1号,我国开始了西部大开发,广西是诸多西南省份中唯一一个靠海的省份
,然而此时广西却还在之前的漩涡中无法自拔,玩了命的要打造我国西南地区通往北海
的交通大道,完全没有注意到时代已经出现了变化。
2008年,广东计划将低端产业链搬离珠三角,按理说隔壁的广西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然而广西此时竟然还没有建立起与广东直接对接的快速交通网。从南宁经梧州到广州
的南梧公路,因为常年巨大的车流量被碾压得破烂不堪, 而南宁和广东湛江的黎湛铁路
则是从1956年开通以来,在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以后还没有弯曲成电气化改造只能跑跑慢
车,最要命的是从南宁到广州此时都没有一条直达的铁路线路,一直等到2014年南广铁
路的落成,才算正式的连接上了两座省会城市,铁路才得以通车。
而导致了这时候,可以说在两广之城胜负已定的情况下,广西一直专注于发展自己的西
南大通道和面向东盟战略,并且有意无意的忽视了与广东的连接。咱们以西南大通道为
例,如果我国西南地区的货物想要通过铁路经广西到广州,那这条铁路到柳州就止步了
。
因为广西的柳州和梧州之间没有铁路连接,所以这些货物如果还是要去广州的对话,要
么是选择北上穿过桂林途径衡阳,然后再拐一个90度的直角大弯路奔向广州,要不然就
是选择从玉林、茂名途径再最终到达广州。而事实上,如果柳州到梧州的铁路能修通,
那货物去广州就能节省500多公里路程,那广西为何不修呢?当然是为了能够让货物都从
自家北部湾地区的防城港或者北海出海啊。
但问题是,连接南宁到北部湾地区的南方铁路,直到2018年初都还有近四分之三没有时
间电气化,只能用内燃机车拉货,平均速度只有44公里每小时而且只能用内燃机车拉货
,而等到广西终于想要修建柳州到梧州的铁路时,已经为时已晚了。
其实我们在分析一个省份为啥没有存在感时,从地理的角度去找原因是最简单的。因为
无论是江西还是宁夏,他们或是因为地形的原因错过了交通建设的黄金时期,或是因为
恶劣的环境无力发展,一般来说山多的地方经济发展都不是很理想,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福建就是个例外。福建尽管也是沿海省份,但境内基本全是山,丘陵占全省总面
积的80%以上,是广西的两倍,而且福建离长三角和珠三角也都不算近。1978年改革开放
刚开始的时候,福建的GDP也只有66亿元,和甘肃、云南是一个水平,而广西那个时候是
77亿。那么为何现在福建全省的GDP和人均GDP都能位于全国的前列而广西则越来“拉垮
”,错失很多次本应该快速发展的机会,这当中固然有隔壁广东极化效应的影响,但更
多的还是因为广西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次次的迷茫、拖沓与不坚定。
--
FROM 113.10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