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特斯拉刹车变硬实锤了
看到王垠,就不用往下看了
【 在 kknd1399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量化测试
: 这个设计真的不行,太垃圾了
: ...................
--
FROM 223.104.39.*
王垠黑特斯拉真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黑,然而就是不向国家质检总局举报。
【 在 kknd1399 的大作中提到: 】
:
: 量化测试
: 这个设计真的不行,太垃圾了
: ...................
--
FROM 223.104.39.*
没有刹车助力绝对不符合法规最低标准,这种车不可能获得上市许可。
【 在 wangdass8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觉得挺好啊。
: 人说了特斯拉设计的都符合法规最低标准,都能过检测。
: ...................
--
FROM 120.245.130.*
不用突然,能量回收随时会没有,比如满电,比如电池过冷,比如电池过热,比如车轮抓地不牢,比如过沟沟坎坎导致车轮弹跳。
能量回收本来是经常没有的,不知道这一点,且故意引导,只能说他在装傻(如果不是那就是真傻,枉评这么多年车)。
【 在 kknd13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实验很详细,除了特斯拉无脑粉丝不愿意看吧
: model3y车主还是看看,不然突然间能量回收系统出问题,刹车习惯会害死你
--
FROM 120.245.130.*
春秋笔法,刻意引导,好像什么都没说,但好像让你自己得出了错误结论。
总之,这人就是特黑,先有立场,再找论据,没啥意思。
我还是那句话,真找出毛病就去政府举报。不举报光逼逼,只能说明他的料都是黑料。
【 在 cloudlight 的大作中提到: 】
: 视频开始就说了研究的是动能回收和刹车的关系,不是为了证明存不存在动能回收时有时无的问题吧
--
修改:yehorse FROM 120.245.130.*
FROM 120.245.130.*
为什么没开启?因为CRBS虽然理论上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表现很差,机械刹车难以跟电刹车完美协作,因为两者的特性是完全不同的,机械刹车的延迟时间很大(相比电刹车)难以完美配合电刹车的瞬间失效。
特斯拉禁用CRBS也很好理解:刹车踏板就是单纯的机械刹车,永不失效。电门踏板的电刹车不稳定,有可能有效有可能无效,需要车主谨慎使用(保持安全车距,并随时感觉到底有没有效,没效的话立即脚踩刹车踏板进行补偿)。
【 在 kknd1399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以你意思是特斯拉的刹车系统会随时失灵?
: “UP主提到对动能回收减弱或停用的补偿系统叫做CRBS,协作式再生制动系统。TSL配备的博世ibooster 2.0 + esp hev这套控制系统本身其实是标配CRBS的,然TSL所有的车都没有开启CRBS,21款新车还强推单踏板模式。
: 其它品牌配备了这套系统的车都开启了CRBS,可以用刹车踏板控制动能回收,无需明显改变原本驾驶燃油车的方式也能实现高效动能回收,而且在动能回收减弱或停用的时候机械刹车能提前介入,操作难度明显低于TSL。而且,用刹车控制动能回收是博世主推的操作方式,TSL不开启CRBS,强推单踏板模式跟博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 ...................
--
FROM 120.245.130.*
不是我黑博世,而是你们吹博世,博世自己都没说过「完美协作」。
按现在的法规要求,机械刹车是硬连接,刹车强度永远跟踏板行程成比例,如果瞬间增大机械刹车强度,那就要求刹车踏板瞬间增大行程,如果你是司机,你的脚感就是(怎么我的脚没用力,刹车踏板突然自己往下掉一截),请问你有遇到过这种「脚感」吗?如果没有,CRBS就不存在!
【 在 kknd1399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特斯拉和博世一般人相信博世
: 第二你要黑博世最好给出量化数据,就像abv这种测试说服大家
: 而不是空口无凭的看来美好表现很差
: ...................
--
FROM 120.245.130.*
随便你怎么认为我,I don't care。
摆数据怎么了?摆数据也是高级黑的一种方式。
黑还是客观,区别不在于摆不摆数据,而在于是先有立场和结论再找论据,还是没有立场的设计实验从结果得出结论。
【 在 bingov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我觉得你是王垠黑。人家这期做的非常棒,数据摆给你,结论是不同情况刹车需要的力度相差很大。这点你认不?
:
--
FROM 120.245.130.*
没错,特斯拉坚决不给媒体自媒体赞助费,坚决不收买水军,坚决把钱都用在产品上,让车评人这个职业水军消失!
(要我说,广告法应规定,所有的消费品评测都应纳入广告进行管理,并在显著位置标示出「广告」字样)。
【 在 henrykaka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王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 在特斯拉模式下,车评人的生计会越来越难做,都是用户自评
: :
: ...................
--
FROM 120.245.130.*
这没法量化,各种情况都不同,就算把每种情况的量化数据都给出来,作为司机也无法提前预判,比如你能预判路面湿滑程度吗?你能预判沟坎宽度深度高度吗?
这种受限和失效当然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情况复杂,不能完全依赖规律,作为人类司机也无法掌握这个规律,谨慎使用就完了。
【 在 kknd1399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明书没给量化数据,说明了个寂寞
: 下回还是老老实实告诉车主,我们这个回收系统会随机受限/失效,出现这种情况时制动距离比一般情况下通常制动力度增加50%到100%
--
FROM 120.245.130.*